呈味核苷酸二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中文名称: 5’-呈味核苷酸二钠

英文名称: Disodium 5’-ribonucleotide

别名: 5’-核糖核苷酸二钠;核糖核苷酸钠

详情: 结构式: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5’尿苷酸二钠和5’胞苷酸二钠理化性质: 因本品主要由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钠组成,其性状也与之相似,为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或粉末,无臭,味鲜,与谷氨酸钠合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鲜度大增。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5’尿苷酸二钠和5’胞苷酸二钠的呈味力较弱。

来源与制法: 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离制得;或由发酵法制取。

毒理学依据①LD50:大鼠口服大于10 g/kg(bw)。

②ADI:无须规定。

③代谢:参照鸟苷酸钠 。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GB10795―1989)

含量(IMP+GMP) 97~102(优级) ≥90(一级) ≥ 85(二级)

干燥失重/% ≤ 28.5

IMP紫外吸光度A250nm/A260nm 1.50~1.70

A280nm/A260nm 0.15~0.35

GMP紫外吸光度A250nm/A260nm 0.90~1.08

A280nm/A260nm 0.58~0.78

氨基酸 合格

铵盐(以NH4计) 合格

pH值(5%溶液) 7.0~8.5

砷(以As计)/% ≤ 0.0002

重金属(以Pb计)/% ≤ 0.002

其他核苷酸 合格

用途与注意事项增味剂(鲜味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本品常与谷氨酸钠合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10%,可与其他多种成分合用,如一种复合鲜味剂组分的味精88%、呈味核苷酸8%、柠檬酸4%;另一组分为味精41%、呈味核苷酸2%、水解动物蛋白56%、琥珀酸二钠1%。 若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的比例为1∶1时,其一般用量如下:罐头汤,0.02~0.03 g/kg;罐头芦笋,0.03~0.04 g/kg;罐头蟹,0.01~0.02 g/kg;罐头鱼,0.03~0.06g/kg;罐头家禽、香肠、火腿,0.06~0.10 g/kg;调味汁0.10~0.30 g/kg;调味品,0.10~0.15;调味番茄酱,0.10~0.20 g/kg;蛋黄酱,0.12~0.18 g/kg;小吃食品,0.03~0.07 g/kg;酱油,0.30~0.50g/kg;蔬菜汁0.05~0.10 g/kg;加工干酪,0.05~0.10g/kg;脱水汤粉,1.0~2.0 g/kg;速煮面汤粉,3.0~6.0 g/kg。

鉴定方法①试样液的制备:称取本品1.0g(准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取10.0µL,用新华Ⅲ号滤纸点样,于展开溶液(饱和硫酸铵∶异丙醇∶水=79∶2∶19)中展开30cm,取出晾干或烘干,在紫外分析仪中划出紫外吸收斑点(IMP或GMP),分别剪入两支10mm×100mm的小试管中,各加0.01 mol/L的盐酸溶液4.0 mL,将试管放入80℃恒温水浴保温30min,冷却,即为含IMP与GMP的试样液。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分别将上述试样倒入1cm光程的石英比色杯中,在240~250nm波长范围内,以0.01 mol/L盐酸溶液做空白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最大吸收峰波长。结果处理:最大吸收峰波长在(250±2)nm内,即为IMP,在(256±2)nm内,即为GMP。

是新一代的核苷酸类食品增鲜剂。

本品是由5’-肌苷酸二钠(IMP)和5’-鸟苷酸二钠(GMP)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 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鲜作用。是较为经济而且效果最好的鲜味增强剂,是方便面调味包、调味品如鸡精、鸡粉和增鲜酱油等的主要呈味成份之一;与谷氨酸钠(味精)混合使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5%,有“强力味精”之称;别外,本品还对迁移性肝炎、慢性肝炎、进行性肌肉萎缩和各种眼部疾患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