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图书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随州市图书馆
图书馆外观

概况简介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民群众的终身学校。随州图书馆是随州人民政府投资兴办,负责随州地区图书、音像等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存储、开发和服务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具有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是该市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州市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现馆舍位于沿河大道115号,落成于1991年,有办公用房2500平方米,有9个职能工作部门,对读者服务的直接窗口有7个(图书借阅处、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资料室、多功能报告厅),有阅览坐席200个(其中少儿坐席60个),馆藏书刊10万册,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22个大类,并设有随州地方文献专柜。

随着地级随州市的成立特别是近两年来,随州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相继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完成了办公自动化改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随州市级分中心申报成功、争取到国家一批高科技设备、建成高标准的全民健身俱乐部,并引进北虎跆拳道馆、全国名校黄冈中学网校……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市图书馆和移动随州分公司强强联手,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精诚合作,创建了一个旨在“营造一种全新读书理念、畅享移动新生活”的“全球通读书俱乐部”。由于移动公司的鼎力支持,使图书馆的借阅环境得到了根本改观。“俱乐部”的建成,既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休闲场所,又发展壮大了图书馆事业。这种文企“联姻”,共建先进文化、共同占领先进文化阵地的做法在我市尚属首次,为我市的先进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途径。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图书馆是社会公益事业之一,深受市民欢迎。去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各级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充实完善设备设施,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随州市图书馆原设计布局、功能及图书入藏量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市民营造更好的读书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和方式服务社会和读者,为随州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馆馆长康建中致信市有关领导,坦承图书馆事业发展思路,希望在神农公园人口密集区为我市公共图书馆获取一席之地,建设一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集文献信息浏览、学术交流、展览厅、报告厅、音乐艺术厅、休闲书吧、社会教育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公共图书馆。康建中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市主要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封信被转到市规划设计院,经讨论建设图书馆是可行的,并重新进行了设计。2006年9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在神农公园内建设市图书馆分馆,命名为白云书院。书院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2008年8月26日开馆试服务。随州市图书馆神农分馆是一个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学术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是一个依着“我如鱼,书如水”的深刻文化内涵建设的类似四合院书香气极重的仿古建筑,建筑形象简洁而有力。馆内共2层,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体现知识交互理念、融合传统图书馆功能的现代城市中心图书馆。随州市图书馆神农分馆自2008年8月26日开馆试服务以来,每天接待读者达二千人以上,每天晚上及星期六、日更是人头窜攒动,很受市民欢迎。2008年8月7日,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来我市考察文明随州建设,在神农书院考察时,很推崇随州图书馆这种总分馆制的发展思路。

1 楼 报刊阅览室 第一中文图书借阅室 少儿阅览室

2 楼 博文书吧 第二中文图书借阅室 自习室

闹市中的读书处

或许我们只是从神农公园穿行而过,心里还惦记着工作学习,却很难不被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吸引。亭台水榭前明清风格的两层小楼白墙灰瓦,翘檐斗拱,明净端庄,书香袅袅。她就是美丽而不失内涵的大家闺秀——白云书院,书院身居闹市,幽雅恬静,读书养心明智,令人忘却纷扰。目前虽处于试运行阶段,书院已声名远播,引得爱书人纷至沓来。

历史现实历史溯源

相传欧阳修年幼时跟随母亲来到随州投靠叔父,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无奈家境贫寒,无力购买纸笔。见屋前池塘边荻草茂盛,其母便折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识字。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自幼喜爱读书,经常到城东李家借书抄录,一生博览群书,最终以文章冠天下。明朝时,热爱读书的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文学家,传承读书明智的优良传统,在随城月光池附近修建了白云书院,不幸后来毁于战乱。

现实召唤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图书馆是社会公益事业之一,深受市民欢迎。去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各级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充实完善设备设施,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

面对社会期盼,原来的市图书馆已经不能符合要求。随县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1991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随州市图书馆。随着地级随州市的成立,图书馆越发显得力不从心,房舍设备陈旧了,藏书量也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市文体局副局长张立敏说,建设图书分馆的需求更加迫切了,是顺应民心的大事。

顺时而建

我市建设神农公园时,原本将现白云书院的位置规划为白云书画院。这是一项惠民的大好事,而市图书馆馆长康建中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写给市领导的信中,康建中描述了我市市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并就图书馆发展提出了自己想法,希望政府能抓住神农公园改扩建工程这一契机,为我市公共图书馆在城区中心位置获取一席之地,建设一个向市民免费开放的集文献信息浏览、学术交流、展览厅、报告厅、音乐艺术厅、休闲书吧、社会教育培训中心于一体的公共图书馆。

康建中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市主要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封信被转到市规划设计院,经讨论建设图书馆是可行的,并重新进行了设计。2006年9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在神农公园内建设市图书馆分馆,命名为白云书院。书院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而原随州市图书馆(即随州市图书馆清沿分馆),在重新装修完毕后也将于明年年初开放。康建中说:随州市图书馆采用总分馆制,让图书馆走到社区和市民中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