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法诗

圣法诗:杂体诗的一种.也名奥圣诗。08年首次出现的,把诗文和图形结合的诗歌。也是一种新创的图形诗。
圣法诗:具体是指一类拥有多种读法规律和读法顺序,从一首诗中可以同时读出很多首不同诗文的特殊诗歌作品。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新诗,也可以是新古诗与散文言论互藏。其中可以连读的明显的标志图形也是读序之一。其与传统杂体诗歌比较主要有以下4大特点。
1,诗中藏诗,诗文互藏,诗藏符号。把诗歌和艺术符号结合,可以从诗歌中连读出具体的美术图形(比如奥运符号等),这是圣法诗最大特色,也是世界诗歌史上的首创。
2, 按多种顺序规律,可以读出多首诗文。一首诗最多可达上千种不同读法。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新诗,也可以是新古诗与散文言论互藏。其中镶嵌的明显的符号标志也是读序之一。新诗散文的介入是它第2大特色。
3,还有所谓的图形诗,比如“盘中诗”等。只是一种书写顺序的简单变化而已。把一首诗歌书写成圆圈,太极或扇子等任意形状。而圣法诗则是一首整体诗歌内,按很多不同图形,则可以连读出许多不同诗歌。同时兼顾多种读序多种图形,创意层次难度都远过之。
4,圣法诗和传统回文诗藏头诗图形诗等不同,即综合了它们,又进一步发展了它们。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与写法。回文诗如“璇玑图”整体不是一首诗歌,没有一个统一主题。是很多诗歌的集合体。诗文中间也没有特定的艺术符号。像千条丝线有效率夫人穿织在一起。而圣法诗是一首有主题的新或古诗文中,可以按很多顺序规律读出许多诗文。象一块带特定记号的千面镜。而藏头诗,通常是藏中藏首或藏尾的位置变换。而圣法诗则是藏形,藏成符号。从而更有趣且复杂。
这是圣法诗与回文诗与藏头诗的不同之处,也是圣法诗的独特所在。
圣法诗作品首见于奥运期间,鸟巢附近被展览的《诗歌中奥运会》与《诗歌中的残奥会》以及〈十一圣歌〉以及《牛孩圣法图》。前两者合称为“奥运7印诗”。这些圣法诗作品的作者,即圣法诗创始人马尉晴。(笔名爱义多,1981年4月28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牛窝山.)

此事迹参见美国《侨报》报道:http://www.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08-09/12/content_86775.htm
参见奥圣诗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008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