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镇

一、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简介韩城镇位于宜阳城西25公里处,洛河北岸,南于莲庄、张午隔河相望,北靠高村、石村两乡,东接柳泉,西邻三乡。因战国时期韩国二次迁都于此而得名。全镇辖25个行政村、207个村民组,4.3万人,其中回民650余人,总面积85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1956年设韩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
行政辖区距县城25千米。辖西关、阁北、仁厚、南驿、秦王、福昌、东关、城角、官西、官东、窑上、王窑、陡沟、下连、小马沟、子房沟、三道岭、聂沟岭、五岳沟、桃村、于洼、朱家沟、苏河、袁庄、冯庄25个行政村。
特色产业韩城自古就是豫西地区的商贸重镇,曾是全国206个重点农贸市场之一,有着浓厚的经商氛围,加之交通便利,商贸活动十分发达,全镇常年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口在15000人左右,年平均交易额在1.5亿元以上。
韩城畜牧业养殖发展迅速。截止2003年底,全镇已拥有大型肉牛育肥场27家,拥有生猪年存栏量超过5000头以上专业村两个,全镇来自畜牧业收入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官庄万亩芦笋中指基地为依托的洛阳恒碧公司是该县唯一一家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核准的有出口商品专业资质的生产厂家,年生产规模达3000万吨,创汇600万元。2003年11月,韩城镇被省农业厅认定为芦笋种植特色乡镇。
经济发展2004年3月,新上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两个,在官东村兴建龙祥水利电力有限公司,在福昌兴建洛阳市天地辉煌水利电力有限公司。
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40万元,财政收入18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元,全镇乡镇企业入库税金52万元。2003年分别获得宜阳县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畜牧业发展先进单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先进单位等。
韩城商贸历史悠久发达,曾是全国206个重点农贸市场之二。目前,全镇常年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在2000人左右,年均交易(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加之韩城地处宜阳西部交通枢纽:八官线、南车线、韩茶线交汇于此,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以来即是商贾云集之地。韩城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主要有道教圣地福昌阁、韩昭候墓、汉张良先世冢、古韩都城遗址、清真寺等;名优小吃历史悠久,尤以韩城羊(牛)肉汤、韩城烧鸡最为闻名,享誉周边多个县市。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韩城镇已逐步形成了以烟叶生产、畜牧养殖、大蒜种植和花卉林业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基地。2007年,全镇完成植烟面积3200亩,共收购烟叶59.1万公斤;截止2007年底,全镇拥有50头以上栏位的养殖场达27家,拥有两个年存栏量80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村;大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可创收400万元。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89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3250元,财政收入213.9万元。
2、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韩城镇镇政府驻南街村。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4.78万人。
韩城镇辖43个村委会:南街、付一、付二、李村、东村、河西、池家、北韩庄、西韩庄、肖家庄、油房庄、后新庄、前新庄、皂神庄、何家庄、董家庄、小庄子、西欢坨、于林庄、李家庄、小崔庄、二圣庙、东曹庄、后城河、兴隆街、刘各庄西、大张刘庄、小张刘庄、东欢坨一、东欢坨二、东欢坨三、东欢坨四、中门庄一、中门庄二、中门庄三、西龙湾子、东龙湾子、寨子薛庄、宋禾麻庄一、宋禾麻庄二、宋禾麻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