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据与事实
作者:毛立华著
ISBN:10位[7811098849] 13位[9787811098846]
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4.00 元
内容提要《诉讼法学文库》是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开放的大型专著丛书。自2001年面世以来,已出版发行了60余部以诉讼原理、诉讼规律为内容且有新意、有深度、有分量的专著、译著,对公安、司法工作有指导意义,对立法工作有参考价值。其中已有多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编辑推荐诉讼法制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诉讼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律的实际效力:没有相应的诉讼制度作为依托,实体权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完善的诉讼制度予以保障,实体法律将无法如其所愿地实现其追求的立法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诉讼法制的完善程度如何,还直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文明、民主和法治的程度,是区分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文明与野蛮的标志。在现代法治国家,诉讼制度作为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曾谈到,“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绝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作者简介毛立华,男,1976年11月生,浙江省江山市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
目录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司法裁判中的事实
一、司法裁判中的事实界说
(一)关于事实
(二)生活事实、案件事实、裁判事实
二、用证据认识事实的理论基础
(一)诉讼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二)理性主义裁判
(三)法律多元价值的选择与平衡
第二章案件事实:证据证明的对象
一、案件事实的性质
(一)案件事实是法律规范下的事实
(二)证据事实不是证明对象
(三)案件事实具有双重属性
二、案件事实的分类
(一)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
(二)无须证明的案件事实
三、案件事实的提出
(一)民事案件事实的提出
(二)刑事案件事实的提出
第三章事实探知依据之一:证据的静态分析
一、证据:事实探知的手段
(一)证据探知事实的历史
(二)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例外
二、证据的界定与三性分析
(一)证据的界定
(二)证据的客观性
(三)证据的关联性
(四)证据的合法性
三、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一)证据的证据能力
(二)证据的证明力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之关系
第四章事实探知依据之二:证据的动态分析
一、动态研究的必要性
二、证据的形成
(一)证据意识与证据形成
(二)证据制作与证据形成
(三)认知能力与证据形成
三、证据的收集与调查
(一)民事证据的收集与调查
(二)刑事证据的收集和调查
(三)初步结论
四、证据的质证
(一)质证的概述
(二)两大法系的质证模式及比较研究
(三)我国质证程序的现状与反思
(四)对完善我国质证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事实认定机制:证据评价
一、事实认定的机制
(一)神示证据制度:以神意排斥人的理性来抑制法官恣意
(二)法定证据制度:以立法理性压抑司法理性来抑制法官恣意
(三)自由心证制度:尊崇司法理性并靠司法制度来抑制法官恣意
二、证据评价之自由心证
(一)自由心证之界定
(二)自由心证之层次
三、自由心证之合理性
(一)成文法的局限性
(二)法的不确定
(三)思维的非至上性
(四)实现实体正义的需要
四、自由心证之客观化制约
(一)心证主体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诉讼程序内在规律的制约
(三)证据规则的制约
(四)经验和逻辑规则的制约
(五)心证公开制度的制约
五、自由心证在中国
(一)自由心证之争论
(二)自由心证之问题
(三)自由心证之应对
第六章裁判事实:证据评价的结果
一、裁判事实的二重性
(一)裁判事实的相对性
(二)裁判事实的确定性
二、裁判事实的二重性对司法的影响
(一)裁判事实与证明责任
(二)裁判事实与证明标准
三、裁判事实与“错案”
(一)何谓错案
(二)裁判事实与错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