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春
1、张景春 清军张景春(?—?)字韶臣,安徽肥西人。清咸丰年间入清军袁甲三部,参加镇压太平军。1865年(同治四年)加入淮军,隶鼎军。官至记名提督,署苏松镇总兵。
2、张景春 湖南邵东 中医 眼科张景春(1884~1959),名达,字安祐,魏家桥井边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后供职于省垣,因不满时政,拂袖归里,潜心研读《素问》、《伤寒》、《金匮》等医书,立志行医解人疾苦,后专攻眼科,购熊胆、麝香、珍珠、玛瑙等名贵药材,制眼药10余种,患者内服、外用,疗效甚著;有云翳砂眼者,多中西结合,药物手术并施,疗效颇佳。 民国4年(1915),任四川熊克武“建国联军”参谋,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和讨伐曹(琨)、呆(佩孚)等战斗。民国14年熊克武被蒋介石囚禁,张愤然而归,重理旧业。设平明眼科诊所,备病床收治重患者。治外障,多以清火去邪为主;治内障,侧重补阴充气血。对疑难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处方用药,师古而不泥古,视不同症状,增减数味屡奏奇效。“黄膜上冲”、“赤膜下垂”等险逆症患者,经张治疗,盲而复明。且能以医济贫,家境贫寒就医者,处方、用药及手术费免收。新邵县半边街一患者,双目失明,四方求医,数年后,家资耗尽,仍无进展。后就诊于张,张慨然收治,医药及生活费用均免。历经半年,其目复明。广西三江县古宜镇何某,患“视惑症”,视直为曲,视正为斜,诸医均以肝肾亏损论治,均不奏效。何慕名求张医治。张确诊为脾胃由痰湿所困,清气虚陷所致,投以“二陈汤”合”八珍散”,数剂乃愈。1955年,张参加全县名老中医座谈会,奉献秘方。翌年,毅然将平明眼科诊所改为中西联合诊所,并将诊所和药房资产全部交公,获县好评。是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58年,县中医院延聘为眼科主治医师。张不惜残年余力,白天门诊看病,晚上坚持整理医案,撰《眼科临症录》20余万字。1959年5月29日病逝。
3、肇东市政协副主席张景春,男,1963年6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会计师,中共党员。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
肇东县合居公社现金员,肇东市合居乡财政助理、财政所所长,肇东市合居乡党委委员、团委书记,肇东市东发乡党委副书记,肇东市昌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肇东市四站镇党委书记,肇东市审计局局长,肇东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党组成员。现任政协肇东市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候选人、肇东市财政局局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