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北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施北衡
施北衡

施北衡,1893年出生,浙江缙云人。乳名汝福,原名机,字伯衡,后改北衡,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陆军小学、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及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1916年,参加讨袁军事活动。1919年,入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后历任浙江军官教育团教官、第一师炮兵营长、师部中校参谋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十五师参谋长、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等。1928年,调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官、战史编纂委员会委员,1932年任第十八军军部参议、五十九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围剿中央苏区,被俘后被释放。1935年任第十八军参谋长,1936年授陆军少将军衔。抗战时期,参加淞沪保卫战,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参谋长、第九战区长官部参谋长,1939年8月2日晋升陆军中将,1941年任陆军第七十五军军长、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长,1943年任第二十六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远征军长官部参谋长,1944年任第一战区总参议等。抗战胜利后,1945年任西北补给区司令,汉口第二补给区司令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授“忠勤”、“胜利”勋章。1947年,任上海港口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中将部员。曾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行政院”设计委员等职。1961年10月26日病逝于台北。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