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作教刑
成语:扑作教刑
读音:pū zuò jiào xíng
出自:《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事例:明帝在日,曾饬陈太妃随时训责,~。 ★蔡东蕃《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解释:对于不勤奋学业的,罚其体而警其心。
字释:扑,是以槚楚为刑具。教刑,是刑罚中较轻的一种。
常用类型:生僻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结构:主谓式
成语词性:中性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扑作教刑
读音:pū zuò jiào xíng
出自:《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事例:明帝在日,曾饬陈太妃随时训责,~。 ★蔡东蕃《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解释:对于不勤奋学业的,罚其体而警其心。
字释:扑,是以槚楚为刑具。教刑,是刑罚中较轻的一种。
常用类型:生僻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结构:主谓式
成语词性:中性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