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埭中学
历史沿革江苏省黄埭中学创办于1929年秋,前身为吴县县立乡村师范、启新中学。黄埭中学是原苏州大市内吴县市办学历史最久的一所完全中学。1929年秋,吴县县立中学附设师范班,由苏州迁至黄埭,定名为吴县县立乡村师范。抗战爆发后,乡师师生积极投身抗日,大批学生奔赴延安。1943年夏,中共党员孙洵以启迪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在原乡师的基础上创办启新中学,并任校长。1946年初,乡师复学,易名为吴县简易师范。1950年,与私立闻天中学合并为黄埭初级师范,附设初中班。1954年夏,师范部并入常熟师范,学校定名为黄埭中学。在七十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学校依托文化古镇,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教育特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汲郁郁葱葱的古柏灵气,取清清粼粼的金钩河滋润,沐浴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黄埭中学抓住了原省教委评估省重点中学的机遇,于1995年在苏州市农村中学中率先提出创建省级重点中学的目标,并于1997年11月通过验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推动了苏州市高中教育的发展,被苏州市教育界誉为 “黄埭效应”。
2001年2月撤(吴县)市建(相城)区后,给黄埭中学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性机遇,根据区委、区政府、区文教局及黄埭镇党委、政府要把黄埭中学做强做优的指示精神,及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四星级学校)的新的办学目标。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创建工作,区委顾子然书记和区各级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并解决创建中的具体困难,并把黄埭中学创建四星级学校列入区委、区政府2002年十件实事工程之一,启动黄埭中学扩建工程,先后投资了8000余万元,完成了艺体馆、报告厅、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塑胶跑道运动场等八大工程,占地面积由建区前的120亩扩大到260多亩(包括发展用地),建筑面积由25000平方米扩大到65000平方米,高标准添置了大量的设施设备,同时精心设计建造了乡师园、重教园、三省桥、金沟河等历史人文景观,设立了沈民义艺术陈列室、名人字词碑廊等,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黄埭中学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校,民主管校,充分调动、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可行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通过培养和引进,我校已建立了一支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中心、三条主线” 的德育工作模式,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主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办学理念,实践与完善“小坡度、高密度、勤反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注重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正取生本科录取率94%以上,(2004年录取本科362人)。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日益提高。
2003年9月17日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黄埭中学”。
2004年11月16日至18日,黄埭中学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现场评估验收。专家组总的评价是:“这里的上级领导有魄力,学校班子有磁力,师资队伍有活力,黄埭中学有潜力。”四个亮点:一、抢抓机遇,以评促建,“黄埭效应”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二、知行兼修,加强素质教育,让每个师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三、科学民主,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四、学校班子建设自觉,公平廉洁,敬业团结,开拓创新。校园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文化气息浓郁丰厚。2005年1月7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黄埭中学被确认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八十载人文荟萃的校园 ,新世纪时代英才的摇篮。江苏省黄埭中学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抓住机遇,自加压力,追求卓越”的埭中精神,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相融的世纪新人为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把学校办成具有国际视野、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四星级高中,充分发挥实验、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基础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办学目标面对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形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具有国际视野、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重点中学和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到20轨。
办学理念主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尊重并承认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
办学策略抓住机遇,自加压力,坚持超前,滚动发展;建设以尊重、合作、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职工自身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