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元
董德元(1096—1163),字体仁,乐安县流坑人,宋朝恩科状元。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在弃举业就教职的父亲指导和鼓励下,并求教于族叔董观(后登进士第知浔州,不久便以学问器重于乡,16岁即考取秀才,21岁夺得乡试魁首。北宋靖康元年(1126),再次中举。可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却屡试不第,消磨了他几十年的黄金岁月,以至“贫甚无以自养”,只好到富人家当教书先生,且遭到世人冷落和耻笑,心中苦楚无限。 绍兴十八年(1148),朝廷举行会试,53岁的德元决定应试,祷盼能金榜题名。当时科考,赞成对金主和的才能被录取,董德元把准了朝廷脉搏,在殿试策论答题中说:“晋之失不在于虚无,失于用兵故耳;唐之失不在于词章,亦失于用兵故耳。”迎合了宋高宗和太师秦桧“柔道”御天下的主张及对金主和不战的路线。因此,宋高宗大为赞赏,欲点为第一,因董德元已有官职,所以改为第二名进士,而让王佐当状元,但赐董德元“恩例”与状元相同,故当时人称董德元为“恩榜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