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甲乡

乡镇概况苏甲乡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城西北部距城46公里,辖地面积212.9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苏甲村苏甲街,故名,集山区和高二半山区为一体,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挂钩的省级扶贫攻坚乡,境内山脉纵横,山峦起伏、箐沟交错,洒渔河流经境内南部,冷水河流经内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云南省滇字一号工程的昭通渔洞水库有80%以上的面积在苏甲乡境内,受苏甲、新店、瓜寨、梨园、布初、渔坝等村包围.拥有林地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以上,藏有铜、铁、硫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具有“高原水乡”之美称,是旅游、观光、避暑的好去处。
农村经济全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3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04.4万元,占总收入的28%;畜牧业收入1130.5万元,占总收入的25%。林业收入581.4万元,占总收入的18%;第二、三产业收入323万元,占总收入的10%;其他收入290.7万元,占总收入的9%。农民人均纯收入768元,人均有粮303公斤。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和第二、三产业收入和外出务工等为主。
文化教育苏甲乡中心学校是全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全乡有教学点23个,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小12所,单小3所,8个一师一校点,有教学楼14幢,教师宿舍10幢。全乡有小学在校生3126人,毛入学率占适龄儿童少年的97.94%,中学在校学生560人,毛入学率占适龄儿童少年的94.78%,小学在职教师203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146人,高中学历8人,代课教师43人。小学高级教师35人,小学一级教师125人,全乡教师中共有党员28人。[1]
基础设施至2006年底,全乡已实现乡、村公路村村通路,通电视、8个村通移动通讯,全乡有586户通自来水,有2133户饮用井水和龙潭水,有341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574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37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80户。
昭大公路从苏甲乡布初村穿腹而过,洒苏油路直达苏甲乡政府,到城区交通便利,建有集贸市场5个,市场较繁荣。
到2006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46户;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户。全乡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2]
人文地理四筒鼓,是农村汉族丧葬祭祀中的一种舞蹈。这种伴随丧葬而存在舞蹈,形态较为原始。舞蹈时,舞者身挎自制的直桶形木鼓,合以锣、铰、镍等响器;顶腰大奖赛胯,扣胸梗脖,显得粗犷朴拙,极有韵味。舞蹈本身以套路为结构单元,以模拟动物形态和游戏为内容,套路动作多达80余个,如“喜鹊登枝”、“犀牛望月”、“老牛擦背”、“黄龙三转弯”、“猫拿耗子”等,非常丰富,跳起来腾挪跳跃、队形极富变化。是苏甲乡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地方舞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