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痒

版权信息作者: 李骏虎 著
出 版 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1
字数: 160000
页数: 247
开本: 32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5411982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情感 >> 家庭/婚姻
定价:¥18.00
编辑推荐继《中国式离婚》之后,又一部深度描写中国婚姻现状的力作,刘誉为超越刘震云《一地鸡毛》和王朔《过把瘾就死》的经典小说,其同名电视剧即将开播。
一本让男人知道你身边的女人在想什么的小说,一本让女人知道你身边的男人在想什么的小说。
婚姻的关系太复杂了,剪不断、理还乱,此作却能如此脉络清晰,实属难能可贵。
“婚姻之痒”,一个“痒”字,就揭示出了围城内外的人的矛盾心态,心痒难熬,试探却不敢越雷池,调情却拍背负道德的谴责。您已经揭示出了国人的这种心态。
内容简介文化公司策划马小波怀着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陷入琐碎的家庭事务和与妻子庄丽无休止的争吵当中,发现理想和现实相去甚远,渐渐产生要从婚姻中逃离的欲望。然而,现实却无法超越,他疲于应付庄丽对浪漫和物质的要求,感到极端的痛苦。夫妻之间的恩爱被矛盾掩盖,两个人对对方的理解和体贴日渐变为攻击、赌气、出走。在这样的心态下,马小波开始怀疑庄丽的忠诚,并在旧日情人苏小妹那里寻求安慰,于是矛盾激化,马小波被迫离开家庭,与曾经的恋人刘阿朵开始同居。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小波发现刘阿朵身上有着跟庄丽和其他一切女人同样的天性,而对庄丽深埋的感情也渐渐复苏,他离开了刘阿朵,带着赎罪的心情回到了庄丽身边。庄丽似乎原谅了马小波,但巨大的打击使她的精神和身体发生了病变,就在马小波全心全意地要偿还庄丽幸福的时候,庄丽却带着对婚姻的巨大困惑和对马小波无比的爱恨离开了人间。马小波欲哭无泪,追悔莫及……
继《中国式离婚》之后,又一部深度描写中国婚姻现状的力作,被誉为超越刘震云《一地鸡毛》和王朔《过把瘾就死》的经典小说,其同名电视剧即将开播,是一本让男人知道你身边的女人在想什么的小说,也是一本让女人知道你身边的男人在想什么的小说。
作者简介李骏虎,男,1975年10月3日生于山西洪洞县。山西日报副刊编辑、记者。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 1995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在《人民文学》、《大家》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部,部分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选刊》、《小说精选》转载,并收入人民文学杂志社选编《2002年文学精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小说年选·2003短篇小说》等书中。出版有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评论随笔集《比南方更南》。2003年获山西新世纪文学奖。
目录第一章 纸婚
第二章 诱惑
第三章 女人
第四章 分居
第五章 移情
第六章 外遇
第七章 同居
第八章 覆水
后记
就是要你疼痛
书摘庄丽的单位在郊外,上下班都要赶单位惟一的一趟班车,所以事毕以后,略微和马小波温存一番,她就爬起来匆匆洗漱过,奔出门去了。马小波靠在床头,面对突然空荡荡的房间,像是又做过了一个梦。卧室的门半开着,客厅里回荡着石英钟毫无情调的“嚓嚓”声。马小波想起了梦中苏小妹问过的那句话:“你怎么会跟庄丽生活在一起?!”
是呀,我怎么会跟一个叫庄丽的女人生活在一起?马小波望望天花板上的玻璃吊灯,奇怪自己为什么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许多人人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只需问个为什么,马上会变得没道理起来。马小波想认真地思考出一个答案,脑子里却又蹦出一个道理来:萨特说存在就是真理,没道理可讲的事情本身就是道理,没必要为此浪费脑细胞吧?
马小波渐渐想明白了,那个苏小妹,只不过是他自己借以反思的一个参照物而已。有些问题醒着的时候不去想,是因为理智的顾忌,梦中就不同了,它是一个人回到天性和自在境界的时候,有许多细微而本质的问题会在梦中变形、具象化后再现。这是否说明梦境才是真正的真实呢?想想自己和周围的人每天的言行举止,马小波强烈地感到了现实的虚有。
“有时候,人人都是消失了的,包括我自己。”马小波一个人失笑了。
“但是在相对存在的生活中,我的婚姻是幸福的。”这一点马小波觉得毋庸置疑。
马小波的单位是家财大气粗的文化公司,上下班的交通费都补贴进了员工的津贴里,马小波这样的中层管理人员每月的交通费打车绰绰有余,但是马小波每天上下班还是坐公交车,不是他小气,是庄丽不许。“每天打车会脱离生活,不知道人民群众都需要些什么,你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就会和市场需求脱节;还是坐公交车好啊,每天都能听见张长李短牢骚埋怨的,那才是你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庄丽一不撒娇二不撒泼,挺讲道理地规劝马小波,弄得他没有话说。好在他每天坐的那路车不是很挤,有时候还能坐上座儿,而且也就两站地,马小波乐得说一句“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坐环行车就坐环行车吧,省下钱来买它一部私车,”马小波不无疼爱地对庄丽说,“等着吧,我很快就会买,每天接送你上下班,省得你天天风雨无阻地等那挤死人的接送车了。”
庄丽很高兴听到马小波说出这样体贴的话来,为了他的理想的早日实现,她把家庭财政支出控制得更紧缩了。
庄丽出门个把小时后,马小波下了楼,往二百米外的环行车站牌下走,一路照例打量着街上来来去去的各种品牌和车型的小车,目光平静,好像他正走向轿车市场,在心里对比着马上就要买到的那种轿车的车型和性能。但今天他跟往日想的有点不一样,他在想:庄丽说的真没错,坐上轿车的人每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不知道街上发生了些什么,对于丰富多彩的人生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啊--同样是活一辈子,别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有说有笑互通消息,你一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的车屁股,连心事都不敢想。小车坐上了,虚荣和舒服都有了,火热的生活没了,不值!马小波自己笑了,他又想到:有时候看似没脑子的庄丽真的是在本能地做着一些很有哲理性的事情,看来人本身也是个辩证体呀。
马小波走到站牌下,望了望街道的尽头,根本看不见公交车的影子。天冷,风大,他躲在一棵大柳树后面,缩起脖子望着一辆接一辆红色黑色白色的小轿车在寒冷的空气中轻快地滑过,车里的人穿得很薄、很体面,不像眼前等公交车的这一帮人这样臃肿不堪。有辆私车还是有好处啊,至少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不受罪,出门赴约也很有面子。作为一个男人,比自己不受罪更重要的是不让老婆孩子受罪;比自己有面子更重要的还是让老婆孩子不受罪。马小波记起他在老家农村的一个玩伴,前两年就是因为抢车杀人被枪毙了。警察审问他的杀人动机时,小伙子回答说,为了逢年过节走亲戚时老婆孩子不受冻。警察并没有被感动,认定他是个黑心烂肠子的坏小子,给了他不少苦头吃;法律更没有被感动,利利索索把他给毙了。但是马小波被感动了,不是因为交情好就混淆是非,而是被事实触动了:事后马小波跟几个哥们儿去那小子家看望安慰他老婆,他老婆怀里抱着儿子抽抽搭搭地说:“他真是不值得呀,去年春节走亲戚,他用摩托车带着我和孩子,路上滑,摔了一跤,回来后他把冻得直哭的儿子抱在怀里说,要是有辆小轿车就好了,你和孩子就不用遭这份罪了。我以为他也就是说说,想不到他竟然去抢人家的车,还把人给杀了。这下好,连个骑摩托带我们走亲戚的人都没有了。”马小波本来是痛恨那小子的凶残行径的,那时候却被深深地感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马小波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老婆孩子坐上轿车,但凭他的文化素质,是绝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的。车当然要买,靠抢是断断不能的,靠庄丽一块两块的省也不顶事,马小波的想法是光明正大地干出个成就来,真正成为体面的有车族,比如搞一个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