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行
《世说新语》: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丘就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元方这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来,已经走了。”太丘的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出行,却抛弃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出行。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无比惭愧,忙下车拉元方表示道歉。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重点:元方的聪明值得赞叹,但当友人知道错误想改正时,元方却不理别人,未免有点得理不饶人。朋友虽然开始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后来知错就改,值得鼓励
人物性格
友人: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元方:聪明伶俐,懂礼知仪。
一、教学设想
《期行》是一篇短小精悍、故事性很强的文言短文,它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做人一定要守信用”,对当今社会极具现实意义。
本课希望达到的课标要求: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二、学习方法
本课文字比较浅显,可采用朗读、学生自由提问、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个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去爬山,可是时间到了,他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
(可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然后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他的儿子元方在这件事中也有自己的表现,大家想不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二)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例:尊君在不(通否)?
(2)读出元方和客的感情色彩。
2.学生在小组内互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翻译课文内容,然后在班内自由提问应掌握的重点词语。
提示:期:约定。去:离开。
乃:才
舍:放弃。不:同“否”。
委:丢下,抛弃。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以为“您”。
顾:回头看。
期:约定。
引:牵拉,拉。
日中:正午。
(三)课堂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1.你对陈太丘的做法如何评价?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2.你对元方的做法作何评价?
3.你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
4。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对守信的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伺机加以正确的引导)
(四)作业
就课堂讨论中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写一段文字,如:《谈陈太丘舍友而去》。《“守信”之我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