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唐枣



千年唐枣树位于山东省庆云县庆云镇周尹村,距县城11.5公里,树高6.5米,胸围4米。从北侧观其树干似镂龙雕凤,苍劲遒逸;由南观之,腹鼓腔空,可容顽童。初夏花开,蜂飞蝶舞;中秋果熟,叶碧珠红,年可收红枣百余斤。树旁有唐枣碑一方。碑阳“唐枣”二字,由中国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书写。碑阴镌刻碑文,由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宗惟成书写。书写此碑文时,宗老已七十六岁高龄,三百余字楷书,笔笔意到,平正遒劲,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千年唐枣树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枣王”,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相传,隋末瓦岗寨起义军将领罗成在此树下栓马歇凉,时值中秋,枣儿偶落鞍褥囊中,罗成不愿独享,遂献于唐王品尝。因枣儿色鲜味甘,后被诏封为“糖枣”,后世传为“唐枣”。又传明燕王扫北时,众多当地百姓躲避唐枣树下,忽降大雾弥漫,使匿于树下的百姓免于兵乱,因而被当地百姓称为“神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欲伐此树,当地村民冒死相护,中华之浩气,树态之雄壮,使敌却步。张秀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