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双

基本资料姓名:林雨双
性别:男
英文名:allan
生日:10月22日
籍贯:四川
现居住地:成都
身高:175cm
体重:65kg
星座:天秤座
血型:O型
爱好:美女、美酒、美食、音乐、电影、阅读、旅行
自由撰稿人、作词人兼“思想家”。
个性随性却矛盾,文风桀骜而缥缈,常常陷入惊艳的创意构想中不可自拔。
经历斑斓曲折,参与并主导超过10个国内知名项目。
当过酒吧歌手,流浪过北京国贸空荡荡的大街,带领过一帮孩子意气风发,独自徘徊过西藏广袤的土地,进过4A广告公司,郁闷过,醉得人事不省过,失眠过,无语过。
林雨双与缥缈派
林雨双是“缥缈派”的创始人。
飘渺派是文学的一种派系,更是思想的一种派系。顾名思义,缥缈,讲究的是文字的一种虚无感,一种散乱。然而,虚无却包含哲理,散乱又围绕中心。
缥缈派,以哲学为中心思想,以文字、音乐为其表达平台,展现出一种忧郁到疯狂的极致美。
缥缈派,用快乐表达痛苦,用希望描写绝望,在凌晨五点的街头微笑,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冷漠,在谁的灵魂中死去,在烟波浩渺的彼岸说爱谁。
例文:
《为你流的泪》(2003年)
你要走了吗?
是的。
你什么时候走呢?
现在。
那你走了还会回来吗?
不会。
... ...
成都的十月吹着凉爽的风。
街上的行人来去匆匆。
没人去关心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就像我。
今天换了新的电脑桌面。一朵透明的蓝色蘑菇种在黑色的背景中。
我越来越喜欢黑色。它让我安静。一种隐忍的安静。
很多人问我:
你会哭吗?为爱情而哭。
我回答道:
我不会。
为什么我不会哭。
我不知道。
我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和耐心去思考这些问题。
我,是一个直接而冷漠的人。
我不能容纳爱情。
准确地说,是我过于自恋。
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我自己。那么地无可自拔。
但是我相信爱情。
两性之间的爱情是有的。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是盲目而茫然的。
我所追求的爱情在我心中近乎完美。
我希望两个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管是人身,还是金钱。
也许,我需要的只是一个伴。
... ...
曾经养过一株小植物。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但就这样养着,用了我全部的细心与关怀。
只因为它会开出好看的紫色花。
我喜欢紫色。
那样优雅而忧郁的颜色。
不像黑色,让我看到伤口。虽然是安静,但是有压抑的冲动。
我每天给那花浇水。然后看着它。
一到冬天,它就会开出花来。
我就在桌上画画。
画着画着,我就累了。
于是我问花:
你会不会突然就死去呢。
... ...
日出之前我都爱你。
我喜欢这样的意境。
我喜欢这样的感情。
我的爱情,只能给你一夜。
天一亮,我们就忘记。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夜。
没有缠绵,没有亲吻。
就这么静静地坐着,聊着。
心中是安静的。
我们都用尽了自己最大的热情。
那一刻,我们知道,我们是相爱的。
所以我们珍惜每一秒钟。
我们的时间是宝贵的。
天亮了。
于是,就忘了吧。
于是,就再见了。
... ...
我只爱陌生人。
是的。我只爱陌生人。
没有背景,没有情绪,没有一切的可能。
爱就爱了,虽然知道没有结果。
音乐响了,让我哭了。心已丢了,还会痛吗。
... ...
在清晨五点的时候,到街上去散步。
无人的街道很寂寞。路灯悲哀地望着我。
我抬起头,望着这个落寞的世界。
有风吹过。
我于是伸出手,再一次地想抓住它。
但是手心,只有预知的空白。
我安心了。
平静地接受了你的离去。
我的爱情。
又有谁能知道,在这样的一刻,我流下了泪来。
又有谁能知道,其实我是多么地在乎你。
又有谁能知道,我的疯狂来自于我的忧郁。
我所有的忧郁啊,全都转成了我的眼泪。
在凌晨五点,无声地滑落。
林雨双与地产开始接触地产是因为热爱广告。
1999年,拜师广州某一流广告公司,学习广告文案与策划。
到2008年6月之前,服务过的地产广告有:
成都福瑞斯特房屋开发有限公司
成都尚成实业有限公司
成都武海置业有限公司
成都力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成都诚志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绵阳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西安艺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
广东恒大地产集团
大连万达集团
林雨双与音乐从小就喜爱音乐。但热爱的是摇滚乐。
从1999年起,开始创作歌曲。
截止到2008年,已出的个人音乐专辑有:
《惊梦》(1999年)
《瞬间空白》(2001年)
《狂舞烟花》(2005年)
《安眠》(2007年)
2005年为歌手刘玲(网络歌手名:梦烟雨菲)创作的《夜歌》,在多家排行榜高居前位,歌词行云流水,极尽奢华颓美。
《夜歌》歌词
天空变换,薄弱的颜色,我的琴弦锈了,音乐疯了,所以冬天来了。我难过,是因为烟吗?我想哭,是因为泪吗?我难过,是因为你吗?我难过,是因为你吧。
天空透红,血液的颜色,这湖水太美了,夜鸟倦了,所以闪电熄了。我难过,是因为花吗?我想哭,是因为雨吗?我难 过,是因为你吗?我难过,是为自己吧。
这是哪里?我在哪里?是谁创造了这世界,是谁创造了我。这是哪里?我在哪里?是谁创造了黑夜,是谁创造了你。
城市太冷,梦太苍白。是谁在浅夜里吟唱,是谁感动了我。花在枯萎,泪太绝望。是谁忘记了恋爱,是谁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寒冷,是谁忘记了梦。是谁忘记了恋爱,是谁忘记了我。
关于摇滚乐的一篇评论:
《中国摇滚》(2006年)
在国内的唱片市场很难买到国外摇滚人的唱片。有时候去一些D版市场,那里的国外摇滚也差不多是几个卖滥了的品种:Nirvana、Guns N'Roses、Van Halen、Pink Floyd、Metallica、Mr Big、Bon Jovi。上次问到北京一家地下摇滚音乐店,甚至连Pantera这样的音乐都需要等待订货。
不知道是我平常接触的圈子狭窄,还是另有原因,我看到的国外摇滚市场在国内并不丰富。
而有的唱片销售员更为“不专业”的是,当我向他们询问有关国外摇滚的唱片,他们会把一些欧美流行歌手的名字报上来。
诚然,摇滚乐在某种意义上属于通俗音乐,但决不等同于流行音乐。两者在概念上有所不同。
现在越来越多的摇滚乐队也会做出流行意味的音乐。比如很多年前国内出名的零点乐队。很多人就说,零点不是摇滚乐队,因为他们只是用电吉他和重鼓在做流行音乐。属于流行乐队。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前些年超载乐队的唱片《生命是一次奇遇》。很多人也在说,高旗做了张流行唱片。
那么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区别在什么地方?
其实与其问摇滚乐和流行乐的区别,倒不如直接问,什么是摇滚乐?
什么是摇滚乐?
我的朋友小碧有个最精辟的解释:吵。
在众多人的观念里,摇滚乐就是用各种电声乐器,做出很夸张很吵闹的那种音乐。我赞成这样的观点。这就是摇滚乐。但是我赞成的“吵”并不仅仅指音质上的吵,还包括灵魂里的吵。
真正的摇滚乐,无论是激烈的金属摇滚,还是婉约的死亡摇滚,以及有叛逆的朋克摇滚,唯美的哥特摇滚,都应该是能让人血液流动的,让人不能无动于衷。
简而言之,流行音乐讲究华丽的包装和完美,而摇滚乐是来自普通大众灵魂深处的唯美呐喊。摇滚乐是一种精神。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我的论调只作为参考。但我相信,没有绝对的观点。正如音乐,没有绝对。每个人在灵魂深处,都会流淌属于自己的音乐。纯粹的音乐。只有抱着纯粹真实的思想,才能做出最打动人心的音乐。
而中国摇滚,从上世纪的崔健开始,到现在的地下市场一片繁荣。这些年来,我觉得,中国摇滚根本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现在的繁荣,都是一场假象,风一吹,一切灰飞烟灭。苦恼、愁闷、大量的无病呻吟、低级趣味,充斥着一些年轻摇滚人的心。他们以为,摇滚就仅仅是叛逆,以为摇滚就仅仅是漫骂,以为摇滚就要情色,以为摇滚就是五音不全。
于是刺青染发,叛逆没有观念。在外形上大量盲目模仿欧美国家,但在音乐上始终没有长进。始终是那些陈词滥调。始终是那六根锈钢丝的泡沫作品。
音乐是灵魂,而灵魂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感受,感受的好坏在于每个人的修养。明白了吗?最重要的是修养。
在平常的生活中,读书和练琴才是音乐人最应该做的。在此基础上,到处去旅行,用平常宽容开明的心态来感受生活。而不是一味反叛和排斥。
通过阅读,才能学会感知生活的能力。也能让人明白事理。这些才是音乐人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摇滚乐怎样?
我会回答,中国目前没有摇滚。
崔健、唐朝、黑豹,一定是有窦唯的黑豹、何勇、张楚、许巍,等等,他们都曾经创造过中国的摇滚。但是却终不能左右中国摇滚的发展方向。现在的地下摇滚圈一片黑暗,一片茫然。
虽然,有一些年轻的摇滚音乐人在积极地寻找前进的道路,但每个人都明白,这条路是艰难的。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封建的鼎盛王朝,有半殖民地社会的屈辱,有受到十月革命的觉醒,有八年抗战的胜利,还有很多很多。所以中国有摇滚的灵魂和深厚底蕴,缺的,只是我们的感受。
感受,我们都需要感受,感受音乐最纯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