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马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yánɡ mǎ qiánɡ

羊马墙(羊马墙)

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亦作“ 羊马垣 ”、“ 羊马墙 ”。《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宋史·刘錡传》:“ 錡 传城筑羊马垣,穴垣为门。”《明史·高名衡传》:“ 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

见“ 羊马城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