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子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文:蔡京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穑。一日,京戏问曰:“汝曹日啖饭,为我言米奚自。”其一对曰:“从臼里出。”京大笑。其一旁应曰:“非也,我见在席子里出。”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盛之,故云。注释:蔡京:蔡京,字元长,宋神宗熙宁进士。元丰末为开封府知府。绍丰初进户部尚书。宋哲宗元祐时进司空,拜太师,封魏国公。蔡京为人奸诈,拉帮结党。天下共认他是欺君害民的罪魁祸首。钦宗立,侍御史孙觌等揭发蔡京种种罪愆,贬至衡州,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病死。

诸:众。

膏粱:膏,油脂,多指肉食;粱,粮食,多指细粮。膏粱,是精美食品,借指富贵之家。

稼(jià ):种植。

穑(sè):收获。

戏:戏弄,开玩笑。

汝曹:你们。汝,你。曹,辈,可翻设成“们”

啖:吃。

奚:那里什么。

对:回答。

臼(jiù),石臼,旧时舂米的器具。

应:回答。

盖:句首发语词。

以:用。

席囊:用草席做成装米的袋子。译文:宋代蔡京的孙子们,生长在富贵之家,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一日,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说:“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个孙子顺口答道:“那是从石臼里舂成白米的。”蔡京听了,哈哈大笑。另外一个孙子在边上接着说:“他讲得不对,我见到白米是装在草席的袋子里倒出来的。”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织口袋装着,所以,那个子孙会这么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