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图书信息

书 名: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美)里拉,邓晓菁,王笑红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802258037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元
内容简介当思想被激情左右,知识分子还可靠吗?
《读书》、《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国际先驱导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纽约书评》推荐阅读。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以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历史行而无远,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敲响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提示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惕。
05版信息

作者: (美)马克·里拉著,邓晓菁,王笑红译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1
字数: 135000
页数: 215
印刷时间: 2005/11/01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1488800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政治 军事 >> 政治 >> 世界政治
定价:24.00
编辑推荐从海德格尔与汉娜·阿伦特到米歇尔·福柯与雅克·德里达,本书所涉及的这些思想家都对我国近些年的思想纷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试图理清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那就是哲学与政治权力——尤其是为暴政所滥用的政治权力——的行使之间的关系。作者以其深刻而流畅的叙述对上述关系进行了探讨。 正如作者马克·里拉所说“我们对那一抱负及助燃它的种种激情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的需要,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国家、哪种文化。”
内容简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会、计划体制或法西斯社会下的许多哲学家、著作家和法学家都支持或捍卫极权原则和恐怖政体。但是,本应对暴政的邪恶保持警觉的知识分子,为何背叛了看顾由和独立研究的理念?为何他们或隐蔽、或公开地站在认可大规模的压迫和人类苦难的立场上呢?
以邓丁·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瓦尔特·本雅明、亚历山大·科耶夫、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的生平行藏为例,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动荡所迷惑,以致对极权主义、暴行和国家的恐怖行动视而不见。里拉说明了,那些没有控制看书激情的知识分子何以被推入了他们几乎毫无理解力的政治领域,并对我们的知识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马克·里拉,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都授,著有《G.B.维科:一个反现代者的形成》(1993),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伯林的遗产》(2001)。
目录致中国读者的短札
序言
第一章马丁·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卡尔·雅斯贝尔斯
第二章卡尔·施米特
第三章瓦尔特·本雅明
第四章亚历山大·科耶夫
第五章米歇尔·福柯
第六章雅克·德里达
后记:叙拉古的诱惑
译后小记
媒体评论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提示真相的天赋,这本集子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
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
——保罗·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