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抗日题刻群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群山的摩崖题刻中最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莫过于分散在各处的抗日摩崖题刻。它虽散处各山,但却是同一时期的刻石,表达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抗击外倭的民族精神。
1、宿城万寿山抗日石刻:
其一:“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倭寇由老窑孙家山强行登陆,余奉命率游击第二纵队向后云台山阻击,苦战经月,所赖官兵用命,顽敌迄未得逞,爰勒石志念”,字径6厘米,并有大字“保我河山,”四字,字径38厘米,下署“粤东冯岳”;
其二:大字“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字径80厘米,下署“曾锡王圭题”,并有小篆图章:“曾锡王圭氏”,后面有跋:“溯自抗日战起,敌恃其海陆空军,联合大力破我要塞,肆行无忌。本年五月二十日,敌又施其故技,进犯我连云港,经我官兵奋勇抗战,时愈匝月,敌终未能越雷池一步。斯诚可堪告慰者。而我守备东西连岛将士,又复慷慨赴义,竟作壮烈牺牲,比古之田横五百蹈海壮士无逊色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追往思来,慨怀无已。爰刻八字于石,勉我袍泽,此作纪念云尔。公历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八日湖北沔阳曾锡王圭识”,字径8厘米;
其三:“保卫疆土,复兴中华。”字径19厘米。下署“五月下旬合州李志新题字”,前跋云“民国念八年五月,倭寇大举进犯连云港。余奉命指挥守军与敌血战月余。赖我将士忠勇抵抗,誓保河山,顽敌迄未得逞。爰题数字,共相奋勉”,字径6厘米。
2、飞来石石刻:在北云台大桅尖峰顶飞来石下。行书文4行,每行具体为7、8、8字,第4行正文3字和落款。文为“国难当头,吾辈军人当以死赴之。得不死,则亦得后天下之乐也,邵思三”。
3、东陬山抗日石刻:位于云台区徐圩镇东陬山脚下,刻在一防空洞内壁,曰“藏军洞”,洞壁有胡文臣六言诗刻一首:“日寇侵我海疆,飞机到处逞强。为免轰炸残亡,依山筑石壁将”文四行,字径10厘米。
4、鹿场抗日石刻:位于宿城乡上洞村,刻于鹿场小路旁一石崖上,文曰:“人心不死,国必不亡”,字径约15厘米,款具“岐山”二字,字径8厘米。
5、围屏山抗日石刻:位于宿城乡大竹园张家楼西200米之山楂园北一个小石棚的内壁上,刻面156×60厘米,文曰:“云台山顶雾苍茫,此是抗日大战场。百日争夺暂归去,可恨倭儿未斩光”,正楷,字径10厘米,款曰:“一九三八年八月沈阳周从权题”,字径6厘米。
6、徒然洞石刻:其一:在南城东山玉皇宫北约50米处,“徒然洞”三字在洞之上方,正楷,字径23厘米,上款“民国三十五年孟春”,下款“阜宁高卓然”,正楷,字径9厘米;其二:“观徒然偶感”石刻:在徒然洞石刻右上方,文曰:“扶桑倭寇兮扰我邦,穿穴御袭兮徒然忙。血战八载兮洗国耻,河山重整兮日月光。安危莫忘兮继奋斗,纵横宇宙兮当自强。古燕国桢高捷题”,正楷,字径9厘米;其三:在“徒然洞”之右上首,文曰:“题徒然洞:蠢尔倭奴,残暴妄动。公理难容,徒留此洞。民国三十五年春高建华”,正楷,字径9厘米;其四:在洞口直上,文曰:“题徒然洞:徒作藏身想,倭奴计已穷。一朝同鼠窃,凿洞积山中。民国三十五年春武柏年”,正楷,字径8—9厘米。
将这些石刻按时间顺序缀联在一起,就是一部抗日战争中的连云港保卫战史。云台山抗日题刻群于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