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已于2005年与原西南师范大学组建成西南大学!欢迎访问西南大学词条了解该校更多信息。
原西南农业大学简介:(资料为2005年以前故不再有参考价值请访问西南大学词条)
农业部直属国家重点农业大学。学校建于1950年9月,原名西南农学院。由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华西大学和相辉学院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10月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
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与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
学校坐落在重庆市北碚区。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是直属农业部领导的一所以农为主,农、理、工、文、经、商、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占地3265亩,校舍面积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0多万册,期刊3000多种,与10多个国家建立了图书情报交换关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固定藏书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1人,教授、研究员12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0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有229名高级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校各类学生达8000余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近300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多名,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的各条战线上, 许多毕业生已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著名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主任谢世杰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管理干部教育等多层次、结构合理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学校设有12个学院、3个直属系,共有60多个本专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部级、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研究所、室,82个专业学科实验室,2个研究中心。
"八、五"期间,学校累计获得科研和科技推广经费1963.76万元,科研项目238项,推广项目52个项,获奖90项,其中国家奖3项,省、部奖63项,其他24项,有5项获省部一等奖,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7项列为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其中有两项列为"九.五" 重中之重推广项目。与四川省、重庆市100多个县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北碚区签定了共建社会综合发展实验区协议。在近10个县建设成三结合的基地,将170余项科技成果推广到385个县,获经济效益60多亿元,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学校编辑出版《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山区开发》、《植物医生》、《农业教育研究》、《蚕学通讯》等学术刊物和《西南农业大学校报》。学校十分重视国际教育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英、法、日、泰等国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九、五"期间,学校根据"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以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契机,积极面向21世纪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把学校建设为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在国内同类大学处于一流水平,某些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农业大学,成为国家、西南地区和长江三峡库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