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盐平八郎起义
日本江户幕府末期的城市平民起义。1837年在大阪爆发。领导人为大盐平八郎。
大盐平八郎名後素﹐字子起﹐通称平八郎﹐江户时代後期阳明学派儒者。14岁袭父职﹐任大阪“町奉行”属下的“町与力”(类似管理民政事务的警察)﹐1830年辞职﹐开设家塾﹐专事教育与著述。1830年以来﹐大阪地区连年歉收﹐农村饥馑﹐城市物价腾贵。1836年饥馑尤其严重﹐大盐对於广大贫苦人民的悲惨处境深为同情﹐建议町奉行对饥民采取救济措施﹐但町奉行置之不理﹐且与富商勾结﹐贩粮江户牟取暴利。大盐愤恨幕吏专横﹐商图利﹐决心为民除害﹐乃与同志和门生密牟起义。1837年2月﹐大盐尽售藏书﹐得款620两﹐全部散发给万馀市民及近郊贫民﹐密告以起义信号﹐同时发出檄文﹐列述举兵理由﹐号召市民和附近农民起来共同战斗。因叛徒告密﹐起义被迫提前开始。2月19日上午大盐聚集起义者约 300馀人(包括沿途加入者)﹐进攻市区富家的商店与宅邸﹐大散金谷。下午﹐起义队伍在町奉行率领的军队的镇压下失败。大盐潜伏於市内一商人家﹐3月27日被发现﹐与其子同时自杀。
在大盐起义的影响下﹐4月﹐备後(今广岛县)的三原农民打著“大盐平八郎弟子”的旗帜举行起义﹐6月1日﹐生田万等7人在越後(今新潟县)的柏崎起义﹐7月2日摄津的能势﹑川边﹑丰岛三郡 2000农民也发动起义。起义都遭镇压﹐但给幕府的封建统治以严重打击。
1837年由大盐平八郎领导的一次起义。大盐平八郎为一下级武士,1836年,天保灾荒,粮价飞涨,富商大户囤积居奇,大盐平八郎一再建议大阪官吏和富商救济灾民,但屡遭拒绝,使他十分气愤。他开始意识到:要想解救饥民,必须下决心以武力来推翻恶政,铲除奸商,于是着手组织起义。起义原定于1837年2月19日晚进行,由于叛徒告密,被迫在清晨仓促起义。起义者沿途炮击贪官污吏和奸商的住宅,使大阪的官吏巨商胆战心惊,他们一面开仓济民,一面调兵镇压。到下午两点,在幕府重兵围攻下,起义军虽经激战,终因寡不敌众,难以支撑。大盐见大势已去,急忙解散队伍,率心腹逃走。3月,大盐被官兵发现后,不愿被捕受辱,引火自焚而死。大盐起义虽告失败,但却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是由下级武士发起和领导的,并主动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的第一次暴动,它把从前的分散、自发、局限于反对当地封建领主的农民暴动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于这次起义是发生在号称“金库”的重镇大阪,震撼了幕府的封建统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侵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