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缸震荡

酱缸震荡作者:柏杨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 119000
版次: 1
页数: 152
开本: 16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20065622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定价:¥20.00
编辑推荐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十年后,柏杨与日本作家黄文雄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1985年,柏杨撰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直言不讳的内容,句句击中中国人的禁忌要害。十年后,柏杨再度面对“丑陋的中国人”这个问题,写下《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他认为中国人还有救,中国人会成为一个有尊严,而又尊重别人尊严的民族。
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反省中国人的“丑陋”,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
酱缸文化对中国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中国人都酱得一模一样,当然不是每个人面孔都皱纹满面,而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尽量消除个性。假如你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话,会感觉不妥,而且一般人也会批评,甚至要铲除你这种“独特”个性。
中国酱缸文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人普遍的、而且很根深柢固地怀着“嫉妒心”,对每个人都嫉妒,但为什么嫉妒都不知道,只是看不顺眼、见不得人好,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没有开阔的胸襟,也就是人格的不完整。
中国文化因为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想的基因,人们全部精力都贯注到现世的荣华富贵,又因为人口密集、竞争激烈,打压手段最简单而又立即见效,所以,不能衍生出尊重别人的人权精神,也产生不了平等观念。孟轲先生所谓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故意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并不是人权精神,人权精神是尊重和平等,平民忽然“贵”过了君王,也是一种病态。
内容简介《丑陋的中国人》日译本出版后,在日本社会同样激起巨大反响,日本华裔作家黄文雄就《丑陋的中国人》涉及的一些问题,与柏杨展开近一步对话,遂有了《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此书凝聚了《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十年后柏杨先生对中国人民族性的再思考,既充满了批判,也充满了希望。书后另附有柏杨从未出版的《未竟的访谈》,内容拓展到中西文化比较等,可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柏杨的思想。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作者简介柏杨,中国人熟悉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如此丰富的人生不容易说得清,还是看他写的书吧!
目录序柏杨
壹酱缸震荡
1我遗憾威胁不够
2诚实的人有祸了
3培养新的尊严
4扒粪运动
5就是学不会
6如果没有鸦片战争
7落后的烂国
8魔术巨棒
9只敢在“圣人”裤裆下跳来跳去
10死搅蛮缠
11不应总想自己的美德
12一窝蜂发飙症
13中国人都是好演员
贰酱缸文化
14政治艾滋病
15有权势才算祖先
16孔丘和外来文化
17安史之乱救了日本
18中国只有政治文化
19士大夫自成体系
20劣质传统
21挣脱诅咒
22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念
23鲁迅的定位
24“想当年”
25中国人不能忍受悲剧
叁酱缸蛆惊蛰
26文化异象
27分裂产生民主
28伊达正宗的“狂奔”
29“师承”是一个毒瘤
30思想不可定于一尊
31当然会改观
32他们常常气得大怒
33忽然有人大喝一声“它是假的”
34儒家是陈旧药方
35日本曾羡慕改朝换代
肆仁义道德
36美德都在书上
37君子和小人
38反智与反商
39好汉不提当年勇
40“大儒”不过注释虫
41小白老鼠效应
〔附录〕我们是第三条船
42 向钱看向权看
43功利不是西方独产
44 整中国人最厉害的是中国人
45 人权思想才可脱胎换骨
〔附录〕人权思想的觉醒,是美的诞生!
46 几件爆炸性的冲击
47神经质的恐惧
48 苍蝇飞行方式的思维
49不管别人死活
50 益虫
51 十亿和九亿
52欺生和仇外
53 中国人器小易盈
54任何人都喜欢吹牛
55 我指出中国人的毛病,因为我是中国人
56说谎成了美德
57天气哈哈哈
58 中国人的交情
59 给他官做
60 正确永远站在斗争胜利者的一面
61 民主是自己的质量
62 婆媳文化
63酷刑各国都有
64 爱国是最危险的行为
伍中国的出路
65 国籍情意结
66真实的感情
67别再夸耀“历史悠久”
68 中国文化落后方面摧毁中国人的尊严
69食言像食糖
70 死要面子
71 二十一世纪展望
附录未竟的访谈
未竟的访谈(代序)
壹中西文化怎么不一样
贰何谓酱缸文化
叁吃的文化为什么一直没有提升?
肆平等为万念之母
伍只有人的道德,没有事的道德
书摘插图壹酱缸震荡
1我遗憾威胁不够
自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问世以后,天下激荡。有如竹竿触到蜂巢,搞得群蜂乱飞、乱叮。甚至有人谩骂柏杨先生诋毁同胞,扰乱民心,真是“贱骨头”。或对一般大众误导,造成思想见识的混淆,影响社会人群的认知与信心甚巨等等。这可以说是日本或欧美难得一见的社会怪现象。从《丑陋的中国人风波》、《都是丑陋中国人惹的祸》等书,可见一斑。不知是否有暴力威胁?有关《丑陋的中国人》所产生的风风雨雨、前前后后,柏杨先生不知可否略述一下概况?感触如何?
说实在话,我遗憾威胁不够。我指的威胁不够,不是指暴力的威胁,而是指对我提出“丑陋的中国人”论点反驳的薄弱,使我感到泄气。今天这个话题,在我提出后第十一年,仍然受到日本读者的重视,最近还继续推出第二十一版,又引发深入的追踪探讨,才有日文版这本书的完成在先,而中文版的出版同步在后。我遗憾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我的国家,无论是台湾、香港,或大陆,除了情绪上的攻击,并没有更多深入的论辩和探讨。
一个人身处的背景和时代有很大关系。前天,我读到台北《联合报》报头下一则广告:
道歉启事
家母不幸别世,吾与妻小未尽孝道,又对外谣传吾姊争夺遗产,蒙二姊春霞体谅,不予计较,暨众姊妹同意无条件抛弃继承权,使吾顺利办理继承遗产。特此声明感谢并致歉。
道歉人:胡神贺陈淑真
新营市太子路153巷56弄3号
这则广告如同青天霹雳,使人看到台湾由传统社会的堕落、僵化、腐败、鄙陋,提升到平等、公道、理性、尊严,新观念建立的过程中,最丑陋的一面。广告中这对夫妇,恬不知耻地剥夺众姊妹法定应有的权益,就是仗恃传统恶习的包庇,我们需要对这类左右我们生活的丑陋观念或行为,予以揭发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