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坡镇
县镇简介水坡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东北部边陲,地处尉氏、开封、通许之三县交界处,东靠通许,北临开封,南接

十八里,西过贾鲁河与邢庄、庄头两乡相通,镇政府驻地水坡距县城11.5公里,镇境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8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3人,耕地面积·84093亩,人均耕地1.77亩,其中平原占97%,岗丘占2%,洼地占1%,可利用水面积150亩。
水坡因其地势低下,村周围三面环水而得名。建国初期属开封县管辖,1965年划归尉氏县,1983年改公社称乡至今。2009年辖32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247个村民小组,10107户,47594人。除汉族外尚有回族3人,满、藏族各1人。共有127个姓氏。
行政区域辖西杨、肖庄、张寨、马庄、北闹店、南闹店、老李、李牧庄、双河府、李寨、贾寨、齐岗、冉庄、瓦岗、仝家、霍寨、朱岗、东水坡、南水坡、杨店、盆刘、海青郭、耿庙、牛集、坡徐、南玮坞、北玮坞、西水坡等34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1958年建火箭公社,1961年更名水坡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5.3万
地理特征水坡镇地势平坦,属近期黄河冲积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降在1/4000左右,海拔高程在67—71米之间。境内

主要河流有贾鲁河、涡河和百抵沟。贾鲁河纵穿镇境的西部边沿,过境长10公里,本镇流域面积13.4平方公里;涡河自开封县入境斜插水坡的东北部,东南流经12公里后入通许县境;百抵沟在境内发源,为涡河支流,东南而下入十八里过通许注入涡河,流域面积71.1平方公里。
经济概况农业水坡镇土壤属黄潮土亚类和盐化潮土亚类,分沙土、河滩沙土、两合土、淤土四个土属,各种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含量适中,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产小麦、棉花、玉米、红著、花生及瓜类。·1988年全镇农作物复播面积148532亩,复种指数176.6%,,粮食总产2093.7万公斤。 农业总产值达1975.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6.8%。

水利自六十年代始,农田灌溉主要依靠东三引黄干渠,后随着引水量的日益减少,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打机井以弥补地上水源之不足,并且不断对原有设施进行整治和配套,增大受益面积,数年来全镇共开挖引排水沟渠85条,总长97公里,修筑大小桥、涵、闸550座,打机井1400眼,已配套748眼,使全镇有效灌溉面积由1979年的2.37万亩增加到1988年的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7%,旱涝保收田面积3.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5%。
农机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具已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全镇拥有农机总动力13781瓦,为1979年的2.87倍,其中大型拖拉机4台,小型拖拉机975台,柴油机92台,排灌机械617台,水泵736台,电动机834台,机动收割机17台。机耕面积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
林业农桐间作、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为该镇主要营林方式,林木覆盖率为11%,其中农桐间作5.1万亩,农田林网1.7万亩,四旁植树,98.7万株,农果间作1.04万亩,果园面积(苹果、柿子、桃)5560亩,年产果品61.8万公斤,活木蓄积量为9.5万立方米,林业总值32.1万元。
养殖业传统家畜家禽是该镇的主要养殖品种,全镇大家畜存栏9030头,生猪存栏13560头,羊24608只,家禽1l 75万只,近几年来,贾鲁河沿岸部分村庄利用贾鲁河水资源开始了猪、鸭、鱼三位一体的主体养殖,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涌现出了不少养殖专业户。其中养鸡专业户34家,养鸭专业户30家,养鱼专业户12家,全乡年牧业总产值为326.8万元。
工副业豆粕、条编、锻铁、打油为该乡传统副业,后有面粉和饲料加工业。副业年产值187万元。该乡的乡村企业则是近几年从注重发挥本乡优势起步,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才发展起来的,五级企业共有1415家,其中乡办企业4个,即面粉厂、玛钢厂、修造厂、开关厂,联办企业170个,个体企业1225个,主要产品有铁路配件(轨、杆、铸件、低压盘、动力箱)、油毡、机砖等。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225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2%。
商业明末清初,隋代运粮河自开封过朱仙镇经水坡直达扶沟入淮河,当时的水坡为水旱码头,百货云集,从商者达250户1000余人。随着地质及水文条件的变化,运河的消失,水坡的商业也逐渐萧条。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以供销社、粮食、石油、种子、木材、医药、外贸、农机等商业为基础,加之先后兴起的个体商业经济的调节,出现了市场繁荣的新景象。、供销社下设8个门市部,并在李寨、闹店、瓦岗设三个分门市部,年购销总额434.7万元。个体商户33家,年购销总值640万元,利润35万元。水坡设集市一个,农历二、五、八日成市。
交通运输开封至许昌公路纵穿乡境的西北部,过境长5.5公里。1988年群众集资修筑水坡至闹店柏油路一条,长6公里,村村均以土公里相连,主要土公路6条,总长34公里。伴随着公路的发展,运输车辆不断增加,全乡共有运输车辆1306部,其中客车4辆,货车4辆,其它车辆1298部,年运输业收入60.5万元。
乡镇特色水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历届党委政府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素有“水坡辣椒辣了家乡辣四方,水坡西瓜甜了你我甜中国”的美称。2009年已形成以拱棚瓜菜生产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全镇无籽西瓜种植面积突破5.2万亩,亩效益1800元以上,以南闹为中心的早春西瓜大棚60座,亩效益8000元以上,以李寨为中心的早春辣椒大棚80座,亩产效益6000元以上,全镇各类中小拱棚2300余座,平均亩效益2500余元,相继形成了李砦、贾砦、横堤种植优质小麦、辣椒,南闹、北玮坞种植优质西瓜,瓦岗优质大桃、大樱桃、海清郭、耿庙的优质苹果,牛集村的大陆菜、鱼鸭混养,李砦、西水坡、齐岗、北玮坞、杨店、霍砦等村生猪养殖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
文化遗址西杨村宋朝杨滚墓,战国名士段干木墓、李牧墓;北韦坞村清代祖师爷庙慈善碑;肖庄村的汉墓群;北闹店村的宋代密松林、九龙口、古路沟;瓦岗村隋唐瓦岗寨遗址;仝家村程咬金洞遗址;肖庄村兴国寺遗址;北韦坞村白马寺遗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