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理论
![经验与理论](/images/load.gif)
版权信息作者: (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64-8-1
页数: 309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0023627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理论
定价:¥19.00
内容简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的是西方学术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主要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世界各国的各种古典学术作品的中文译作,也有少量是现代或当代的外国学术作品。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的主旨在于讨论作为现代生活中一个经济因素的有闲阶级的地位和价值,但是要把讨论严格地限制在这样标明的范围以内是办不到的。因此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以及一般不列入经济学范围以内的一些社会生活特征,这里也不得不给以相当的注意。
目录原序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金钱的竞赛
第三章 明显有闲
第四章 明显消费
第五章 金钱的生活水准
第六章 金钱的爱好准则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第八章 工业的脱离与保守主义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第十章 遗留到现代的尚武精神
第十一章 信赖命运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利益的残存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书摘第一章 绪言:
有闲阶级制度在未开化文化下的较高阶段获得了最充分发展;封建时代的欧洲或日本就是例子。在这样的社会里,阶级的划分非常严格;在阶级差别中具有最突出的经济意义的一个特点是,各阶级的正式业务彼此之间截然不同。上层阶级按照习惯是可以脱离生产工作的,或者是被摒于生产工作之外的,是注定要从事于某些带几分荣誉性的业务的。在任何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光荣业务是战争;教士职务在光荣程度上一般认为是次于战争的。如果某一未开化社会并不怎样特殊地好战,那么在光荣程度上教士职务也许会跃居首位,而军人次之。但不管是军人也好,教士也好,上层阶级对生产工作总是置身事外的,这是他们的优势地位的经济表现——这个原则总是不变的,是很少例外的。关于这两个阶级的脱离生产工作,印度的婆罗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那些处于未开化文化较高阶段的社会里,可以笼统地称作有闲阶级的那个范围内,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分支阶级;随着分支阶级的不同,担任的业务也有很大差别。整个有闲阶级包含贵族阶级和教士阶级,还有两者的许多隶属分子。各阶级的业务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特点,那就是在性质上总是属于非生产的。这类非生产性的上层阶级业务,大致归纳起来是以下几项——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