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德川家康铸于关东,有银、铜两种。面文“元和通宝”楷书,直读,“和”字左部异书成“术”状;光背无文,制作精良。银钱背有一至三十记数文,非通用货币,而为纪念币,重4~5克,传世绝少。铜钱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形制较为规范,今尚可求。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德川家康铸于关东,有银、铜两种。面文“元和通宝”楷书,直读,“和”字左部异书成“术”状;光背无文,制作精良。银钱背有一至三十记数文,非通用货币,而为纪念币,重4~5克,传世绝少。铜钱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形制较为规范,今尚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