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
láng bèi
狼 狈
词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十分~ㄧ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狼和狈是两种兽名。
狼狈为奸的原意思是说: 狼和狈常合伙伤害牲畜.以后逐渐发展为:用来比喻两个或几个人聚集在一块,相互勾结做坏事。
其实狼是一种比较凶残的动物,狈是一种大脑非常机灵的动物.
狈是一种前腿短后腿长的动物,但是狈自己不能行走,只能是靠爬在狼的身后,借助狼来行动.一般狈是不行动的,他只给狼出谋划策.如果狼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把狈背出来,让狈做他的军师,狈是靠吃狼打猎来的食物来生存的。
正是由于狼和狈的有机结合,才使得它们屡屡得逞.
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
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十分~ㄧ今天外出遇到大雨,弄得~不堪。
【词意探源】:
(1)指困顿窘迫。《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宽、衢(音:渠)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后汉书·任光传》:“狼贝(狈)不知所向。”
(2)比喻彼此勾结。如:狼狈为奸。见段成式《酉阳杂沮·广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