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自限
拼音:huà dì zì xiàn
出处: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第六》)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冉求,字子有,是鲁国人。冉求曾是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季孙氏当时比周公还富,但是还想利用改变田赋制度增加赋税。冉求为此事曾去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明确告诉他要"口从其薄"。但冉求没有听孔子的话,仍为季孙氏推行新的田赋制度,为他增收更多的财富。为此,孔子曾气愤地说冉求不是他的学生,让他的学生们击鼓聚众一齐攻击冉求。但冉求又确实是位多才多艺,很有才能的人。孔子曾说:“冉求,千户人口的私邑,可以叫他去当邑长;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去当总管。”冉求拜孔子为师,但对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学到家。有一次冉求对孔子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的力量不够学不了。”孔子则一针见血地给他指出:“如果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就再也走不动了,而现在你却是在原地自己画上界线不再向前走啊。”在这里,孔子用一“"画”字来表示停止不前的意思;后人由此字延伸成成语“画地目限”,用来形容自我禁锢、不思进取。
解释
画,在原地画线,停止前进。 形容自我禁锢,不求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