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张鲁回族秧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莘县张鲁回族秧歌莘县张鲁回族秧歌是莘县张鲁镇一带回族群众独具特色的民间秧歌。张鲁回族秧歌源远流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这一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已在回族聚集地张鲁镇初具规模。抗日战争年代随父辈闯关东的抗联老战士杨其富,在吸取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回到山东老家张鲁,结合本地传统秧歌表演形式,创研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回族秧歌,延续到现在,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莘县回族秧歌主要在莘县、冠县一带,并在鲁西一带进行活动,张鲁镇四街队均有大型的不同风格的回族秧歌队,常年坚持活动。主要用于节庆期间广大回民庆祝丰收而举办的娱乐活动。

主要有扇子秧歌、丰收秧歌、舞龙灯化妆秧歌等。老艺人们巧妙地运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彩带、花棍等进行演出,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人物多种多样,多以戏剧人物及神话人物为典型,内容丰富多彩,尤以现实人物为表演对象,动作滑稽,风趣幽默,舞态洒脱,姿态优美,极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