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州

括州,隋唐时代行政区划名。即处州,两名择一使用,更迭颇繁。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
隋开皇十二后(592),处州改称括州。
隋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永嘉郡复改称括州。
唐上元二年(675),析括州置温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括州改称缙云郡,温州改为永嘉郡。
唐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缙云郡复称括州,永嘉郡复称温州。
唐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
括州,隋唐时代行政区划名。即处州,两名择一使用,更迭颇繁。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
隋开皇十二后(592),处州改称括州。
隋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永嘉郡复改称括州。
唐上元二年(675),析括州置温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括州改称缙云郡,温州改为永嘉郡。
唐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缙云郡复称括州,永嘉郡复称温州。
唐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