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

作者:王道勇

ISBN:10位[7300088201] 13位[978730008820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的国家—农民关系走过了“分—合—分”的历程,目前正处于再一次嬗变的前夜。本文理清了我国国家—农民关系变迁的基本轨迹,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这一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和谐的国家—农民关系是其中的重要的建设主题,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中,处理好农村中的国家—农民(国家—乡土社会、政府—农民)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基层政权与农民的关系,使之走向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处,尤其显得重要。这里,我们拟以近些年有关我国国家—农民关系变迁的研究成果为切入点,来观察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国家—农民互动关系的变迁轨迹,并对现代型的国家与农民的和谐关系模式的基本内涵进行展望。

从现代化历程中,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国家—农民互动关系变迁轨迹的全景图。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地将国家—农民的互动关系变迁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近代以前):国家与农民的相对分治阶段;第二阶段(近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农民从相互分立走向国家控制农民的阶段;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民的全面控制阶段;第四阶段(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对农民的控制日益松弛以及国家再度调整与农民的关系的阶段。

作者简介王道勇,安徽贵池人,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社会学室教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已出版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理论社会学。

目录导论

第一章 研究基础:分析框架与实践状态

第二章 征地补偿中的国家与失地农民

第三章 国家缺位与失地农民的生存

第四章 国家与失地农民的资源流向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与失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六章 现代性与国家—农民关系变迁

第七章 制度创新:国家—农民关系的现代性转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