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三十一卷,清高宗弘历敕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武英殿刻本,三十二册。版框21.2cm×16.1cm。

此书是清代第一部皇帝敕修满、蒙、汉三体合璧辞典,是乾隆帝为存留满、蒙、汉文音韵,特命阿桂等以《御制增订清文鉴》为蓝本编成。每门首列满文词语,满文词语左侧标注汉文二合切音字,满文词语下左侧注蒙文切音字、右侧注汉文对音字;次列蒙文译词,蒙文译词左侧标注汉文二合切音字,蒙文译词下左侧注满文切音字、右侧注汉文对音字;最后列汉文译词,汉文译词下左侧注满文切音字、右侧注蒙文切音字。正文一组满、蒙、汉文对照词语,共包括满、蒙、汉三种文字对译词及其、互注切音字、对音字等共11项,其类目及词语编排顺序等均与《御制增订清文鉴》接近,共36部、288类,约收13870条词语。

该书是有清一代众多辞书中语言学价值最高的一部。此外,该辞典在清代确立了编纂满、蒙、汉三体合璧辞典典范,后收入《四库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