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里格曼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塞里格曼效应:永远对绝望说"不"

只要自己不跪着,没有人会比你高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以狗为对象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程序一:把一条狗放进一个笼子里,锁住笼门,使狗无法轻易从笼子里逃出来,而笼子里装有电击装置。通过这一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刚好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使狗毙命或受伤。

塞里格曼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地挣扎,想逃出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它发现无法逃脱后,挣扎的强度就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把这只受过电击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这只曾受过电击的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绝望地忍受着电击的痛苦,根本不去尝试有无逃脱的可能。

程序三:把没有经受过电击实验的狗直接放进有隔板的笼子里,发现这些狗全部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塞里格曼把上述实验中,狗的绝望心理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绝望。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塞里格曼为了找到防止"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办法,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

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之苦。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学会能轻易地从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们参与第一个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狗们就不太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一点感悟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法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让消极和宿命论的想法统统去见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