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钧
张玉钧(Zhang Yujun),男,1965年生,内蒙古奈曼旗人,留日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分会生态旅游与生态经济学组组长
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委员
日本造园学会会员
1983-1987,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林学专业,农学学士
1987-1990,北京林业大学林业资源学院,森林植物学专业,树木分类与分布方向,硕士研究生
1990-1997,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树木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
1997-2000,日本国立岛根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森林规划专业,生态旅游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0-2003,日本国立鸟取大学农学部森林资源学讲座,森林规划专业,生态旅游方向,博士研究生
2003-2008,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生态旅游方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现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生态旅游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7-8月曾在日本立教大学旅游学部访问学者,进行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
2007年11-12月在日本新泻考察河流湿地
2008-2009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访问学者
1)学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现状分析》(1987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
2)硕士论文Ⅰ(北京林业大学):《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1990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
3)硕士论文Ⅱ(日本岛根大学):《社会现象としての里山とその展开方向》(2000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
4)博士论文(日本鸟取大学):《エコツーリズムによる森林ガバナンスの形成
(Initiating Forest Governance by Ecotourism)》(2003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井口隆史先生,黑川泰亨先生)
1.主持或参加的旅游规划项目:
1)主持:北京后花园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北京平谷区镇罗营镇东四道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贵州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东风林场景区总体规划;
2)参加:大连市旅游总体规划、安徽蚌埠市龙子湖风景园林区详细性规划、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赤峰市元宝山区向阳山生态休闲公园总体规划等。
2.科考项目:
1)北京云蒙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2004年);
2)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2006年)。
3.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北京旅游植物景观资源的细化调查与有效评价(项目编号:200-651280)。(2004年批准)
2)主持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物种保护小额基金项目:旅游干扰活动对西藏巨柏的影响及保护对策。(2007年批准)
3)参加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副主持):河流湿地景观综合治理技术引进(项目编号:2006-4-08)。(2006年批准)
4)参加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项目:中国自然保护区权属与有效保护的关系。(2006年批准)
5)北京市科委:北京平原风景游憩林综合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年)
此外,还主持几项生态旅游规划咨询项目,包括植物园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湿地公园规划等。上述项目总经费102万,目前账面总经费合计51万元。
4. 著书
1990 北京林业局 编《松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专集》.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任宪威,张玉钧等 松山维管束植物名录,31-67.
2)张玉钧,任宪威 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68-87.
3)任宪威,王艳青,赵红,张玉钧,等 松山植物资源调查报告,88-109.
1995 贾慎修 主编《中国饲用植物志》(第5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张玉钧,任宪威 壳斗科Fagaceae
2)张玉钧 鸭趾草科Commelinaceae
1995 李吉跃,张玉钧 《人类的摇篮-神奇的大森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7 任宪威 主编《树木学》(北方本).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pp568(286-361).
1)张玉钧 蔷薇科Rosaceae
2)张玉钧 豆科Leguminosae
1997 任宪威,孙立元 主编《河北树木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pp616(292-334).
张玉钧,任宪威 豆科Leguminosae
2003 任宪威,张玉钧 主编《汉拉英中国木本植物名录》.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北尾邦伸《森林社会デザイン学序说》. 东京:日本林业调查会.(张玉钧为编委).
2006 刘国强,王志臣,马国青 主编《北京云蒙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北京:北京出版社.(张玉钧为编委之一).
2007 任宪威 朱伟成 主编,张志翔,张玉钧,孙大立 副主编 《中国林木种实解剖图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张玉钧,刘东妮,王姗姗 译 《走遍全球:英国》.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张志翔主编.树木学(修订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张树仁主编 张玉钧副主编.中国常见湿地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张玉钧 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调研与论坛论文集-生态旅游在湿地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 张玉钧(副主编之一)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9张玉钧(主编之一)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北京:北京出版社
5. 论文
1991任宪威,张玉钧等 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6.
1992张玉钧 北京松山的野生蜜源植物.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7-69.
1993 RenXianwei,Liang Hongping,Zhang Yunjun Woody plants as Resources in
China,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se.Journal of BFU(English Ed), 1:80-89.
1994 任宪威,梁红平,张玉钧 北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与发展构想.自然资源,1:59-63.
1995 王建中,王瑞勤,张玉钧 三种落叶松种子的比较形态与统计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6(4):80-89.
1996 张玉钧,刘振玉 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8(2):96-99.
1997 张玉钧,王建中,等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3):39-44.
1997 阎海平,张玉钧 北京小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增刊2):134-137.
1997 张玉钧,路端正 北京白头翁属植物小志.北京农学院学报. 12(1):45-47.
1998 李国良,张玉钧等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国林副特产,2:45-46.
1998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 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植物研究,18 (3):361-365.
2001 张玉钧,北尾邦伸 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3(1):90-92.
2001 张玉钧,北尾邦伸 里山の発见とその展开方向.林业経済,8: 10-17.
200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15-22.
2003 张玉钧 中国における国有林场系谱の自然保护区の展开―松山自然保护区を事例として―.林业経済研究,49(2):19-26.
2005 张玉钧,段昌盛 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2):37-40.(该文被《中国风景名胜》2005年第8期转载)
2005 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 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4):24-27.
2006 张玉钧,邹国辉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生态经济,8:86-89.
2006 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753-762.
2006 孔祥旭,张玉钧 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4):?
2006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2863-2869.
2006 任宪威,张玉钧,陈瑞生等 黎平县尚重区老山界树种资源考察报告.黔东南林业科技,23(3):18-22.
2006 张玉钧,殷鸣放 日本森林管理的最新发展--以日本神奈川县林业政策过程为例.环境科学与管理,31(9):8-10.
2007.牛江,张玉钧.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四川林勘设计,2:40-43.
2007.殷鸣放,张玉钧,谭学仁,等.日本私有林的一个典型—吉野林业的森林经营.世界林业研究,4:
2007.李金苹,张玉钧,等.对目前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3
2007.海杨,王金兰,刘明丽,张玉钧.节事庆典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为例.四川林勘设计,3:32-35.
2007.于笑云,张玉钧.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西部林业科学,35(4)
2007.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环境科学与管理,10:143-147.
2008.陈静,张玉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
2008.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7(2):58-62.
2008.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3:
2008.于笑云,张玉钧.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综述.四川林勘设计,1:31-34.
2008张玉钧, 马履一, 王希群, 等. 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
2009 张玉钧 生态旅游的未来 中国报道 2009,02.
2009 张帆 张玉钧 风景名胜区内观光电梯乘客态度调查研究——以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管理观察 2009,21:50-52.
2009 刘芳 张玉钧 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2009(3)
2009 张力圆 梁增贤 张立 邢震 张玉钧 旅游干扰因素对西藏林芝巨柏林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4):1413-1421.
6. 报纸
1989 张玉钧 树木学管窥.中国林业报,1989-01-07(第3版).
1997 张玉钧 水杉.科技日报(副刊),1997-9-1,4036(四)(http://www.metasequoia.org)
1997 张玉钧 香港市花-紫荆花.科技日报(副刊),1997- 6- 30,3973(四).
1997 张玉钧 银杏.科技日报(副刊),1997-7-30,4003(四).
1997 张玉钧 珙桐.科技日报(副刊),1997-9-22,4057(四).
1997 张玉钧 杜仲.科技日报(副刊),1997-12-3,4129(四).
1998 张玉钧 胡杨.科技日报(副刊),1998-1-20,4177(四).
1998 张玉钧 垃圾与生活.中国绿色时报(绿色周末),1999-04-09(第3版).
2001 张玉钧 日本:稀有生物的保护(1)、(2).中国环境报.
2003 张玉钧 重新审视乡土自然的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2-10
2004 张玉钧 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中国旅游报2004-11-8(第14版)
2004 张玉钧 旅游形态演变扫描.中国旅游报2004-11-15(第14版)
2005 张玉钧 完善应急救援系统打造安全大连.中国旅游报 2005-7-22
2006 刘明丽 张玉钧 基于政府协调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中国旅游报2006-12-4(第7版)
2007 李怒云 杜凤国 张玉钧 王良民王希群辛勤耕耘一辈子—缅怀树木学前辈和恩师任宪威先生.中国绿色时报2007-2-9
7. 科普杂志
1988 张玉钧 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照山白.绿化与生活,5:17.

1988 张玉钧 松山自然保护区树木考察小记.研究生岁月,1:30-31.
1989 张玉钧 室内绿化植物.大众科学,1:7.
1990 张玉钧 利用明显的形态特征鉴定植物.生物学通报,7:36.
1991 张玉钧 谈谈屋顶绿化.国土绿化,3:39.
1991 张玉钧 苏联松科珍贵保护树种.植物杂志,6:37.(译自俄文)
1992 张玉钧 沙枣.国土绿化,1:39.
1990 张玉钧 山葡萄.中国水土保持,5:41.
1996 张玉钧 国内树木学现状述评.高等林业教育信息,1:3.
1997 张玉钧,姜金璞 鹫峰森林公园.国土绿化.
1997 张玉钧,付辛江 小龙门森林公园.绿化与生活.
2000 张玉钧 日本的里山.绿化与生活.4:
2005 张玉钧 乡土自然与生态旅游.森林与人类,3:38-39
8. 摄影
2004 张玉钧 日本京都金阁寺.中国旅游报,2004-11-29(第14版)
9.承担的课程
1.本科生:生态旅游导论、旅游景区管理学、森林景观与游憩
2.研究生:生态旅游发展专题、旅游研究讲座、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