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淀花

【别名】靛花(《简便单方》),青蛤粉(《纲目》),青缸花(《外科正宗》),蓝露,(《手板发蒙》),靛沫花(《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药性录》)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

植物形态详木蓝、板蓝根、蓝实各条。

【性状】

本品为极细的粉末,灰蓝色或深蓝色,质轻,易飞扬,可粘手粘纸。

具草腥气,味微酸。

以体轻、粉细,能浮于水面,燃烧时生紫红色火焰者为佳。

如质重坚实,呈团块状,有白色小点,置水中有颗粒状下沉者品质为次。

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安徽等地。

此外,江西、河南、四川等地亦产。

福建所产的品质最佳,称建

【淀花制法】

夏、秋采收茎叶,置缸内,用清水浸2~3昼夜,至叶烂脱枝时,捞去枝条,每10斤叶加入石灰1斤,充分搅拌。

至浸液成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晒干,即为,质量最好。

当泡沫减少时,可沉淀2~3小时,除去上面的澄清液,将沉淀物筛去碎渣,再行搅拌,又可产生泡沫。

将泡沫捞出晒干,仍为,但质量较次。

【药理作用】

(木蓝)醇浸液(0.5克/毫升)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肺炎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抑制作用。

但亦有报告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等无抑制作用;可能因药物提取方法不同之故。

【炮制】:

拣去杂质,过罗。

飞淀花:筛去杂质,置乳钵内,加适量清水,混和研细,复注入清水,轻轻搅动,使细粉悬浮,倾入另一容器中,待沉淀后,倒去清水,然后将沉淀之粉末,倾倒于铺上白纸的筛内,晒干,研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