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福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男,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1970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兼任世界神经创伤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河南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显微外科学会委员、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医药论坛杂志》、《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5年,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手术操作技术娴熟精细,擅长各种颅脑损伤及肿瘤(如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髓母细胞瘤、颅眶、颅内外沟通瘤等)脑血管病、癫痫、颅内感染、脑囊虫病、脑积水、脊髓损伤、椎管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恶性疼痛等疾病的外科诊断与治疗,在疑难病例会诊、危重病人抢救等方面有较深造诣。近几年开展了脑干肿瘤显微切除术、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保留面和听神经的听神经瘤切除术等十多项新技术。发表医学论文47篇,出版医学专著1部,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承担省科研课题5项和省科技发展人才基金项目1项。
江西口腔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男,1932年2月19日出生于重庆市。1955年1月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口腔系,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自1957年以

来发表论文86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5部,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曾承担省级课题4项,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江西口腔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先后在国内12种专业杂志任编委或特邀编委;为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会员。
张永福,又名张永安,男,生于1918年5月,汉族,河南省济源人,现居山西省运城市。著名民间老艺人。1931年张永福因家贫生活无着,由舅父介绍从河南济源来到山西河津“翰文斋”制笔名师“翰吉贡”门下拜师学艺,1935年出师后与邓开千(已故)两人倾尽所有购羊毛半斤,开始制笔,“积文斋”因此而得名。“积文斋”成立于1936年,于1949年在天津注册,现在制笔老艺人张永福已将其权益传于女儿张喜婷。
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积文斋”加入“新笔墨社”,后又改名为“新县工艺美术厂”。张永福在上班期间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退休后适逢改革开放的好机会,重新启用“积文斋笔墨庄”至今。
老艺人张永福先生积70多年的制笔经验,对传统的技术颇有研究,由于所制毛笔精心选料,制技精湛,而且具有尖、圆、齐、健、不开叉等特点,所以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全国书法大师韩左军先生用罢其笔后,深感顺手,欣然题词,“积文斋制紫色毫看之寻常,用之俏,不信请君着墨瞧,只道绛州澄砚好,谁知毛笔亦为豪,中城古巷访张老”,大加赞美。
积文斋龙门墨是用皮胶、油烟、冰片、麝香等优质原料精制而成,龙门墨研墨写字乌黑铮亮,且时间愈久愈亮,挥毫作书不浸不运,泼墨绘画,其味幽香淡浓,尽如人意。而且陈墨还可以治病,端午节捉只蛤蟆,去掉内脏,装入陈墨,数日后可治痄腮、毒疮等。其墨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有大条、中条、小条、圆条、长方条等类型。积文斋所制毛笔品种有:套笔、抓笔(特号.1号、2号、3号)斗笔(1—3号),碗笔、长锋、紫兰毫、青山桂雪、七紫三羊、大红毛、狼毫、仪文、臣忠第一、祥云捧日、鸡狼毫等几十种产品。
翰文斋笔墨深得书法家、画家和书法爱好者之青睐,产品远销于临汾地区各县市、运城等地区县市,太原、北京、西安、上海、兰州等地也有销售。
四川省遂宁市教育局局长张永福,男,2009年5月任四川省遂宁市教育局局长,主持局全面工作。
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原校长张永福 男,汉族,山东省青州市人,193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函授毕业于山东师院教育系,中学高级教师,原任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校长。195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临沂十四中、九中、四中、益都八中、四中、青州六中任教。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一贯勤恳扎实,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启发式教学,很受学生欢迎。班级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做学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被评为省级、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