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族

邹族(Tsou;Cou)也称为曹族, 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分布于南投县、嘉义县和高雄县境内,人口约六千多人。分布邹族又可分为南邹与北邹,南邹指的是南方的「卡那卡那富」与「沙阿鲁阿」族,北邹又称「阿里山邹」,有「特富野」、「达邦」、「伊姆诸」与「鲁富都」社,而四社中的伊姆诸社与鲁富都社都於本世纪初因恶疾、部落首长绝嗣而废社。阿里山邹族目前有八个村落,来吉、里佳、乐野附属于特富野社。新美、茶山、山美附属于达邦社。社会组织邹族人的观念里拥有会所、能够举行全部落性祭仪的社群才有资格称为大社,也才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其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1.大社(hosa):由几个氏族联合组成。 2.氏族(aemana):由几个联合家族组成。可能有血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同一氏族之间禁止通婚。 3.联合家族(ongo-no-emo):由几个单一姓氏的家族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渔区、共有小米祭祀小屋(又称粟祭屋)。邹族并没有阶级制度,却有几个特殊地位的人物: 头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袭。 征帅:争战、猎首的指挥官,有时可能是头目。如果战事频繁,会有好几个征帅。 勇士:在战场上有特殊功勋的族人。祭仪邹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仪为「播粟种祭典」、「收获粟作」与「玛雅士比」三大祭仪。邹族一年一度的战祭是玛雅士比(mayasvi)的一种,目前分由达邦及特富野轮流担任祭典仪式。战祭又称凯旋祭、敌首祭、人头祭。
台湾原住民族。主要分布在嘉义县阿里山乡一带,称北邹,其次是高雄县三民乡的卡那布那布族和高雄县桃源乡的沙阿鲁阿族,称南邹。语言属南岛语系。传统生计以农业及狩猎为主,种植高山茶和、山葵、高丽菜和竹笋。邹族为父系社会,社会组织大致分为大社(hosa)、氏族(aemana)、 联合家族(ongo-no-emo)、单一姓氏家族(emo)。无阶级制度,但头目、 征帅(战争、猎首的指挥官)和勇士(有战功者)占有崇高地位。服饰花样较为简单大方,男子以兽皮作为衣饰是一大特色。重要祭典包括小米收获祭、小米播种祭、凯旋祭(或称战祭)、 子安贝祭等。人口约4,908(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