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则海族
原居住在大安溪至台中盆地北部丰原一带,分为岸里、朴仔离、阿里史、乌牛栏四大社群。其中岸里社因康熙38年(1699年)协助清廷平定吞霄社反乱,获得官府的重用;巴则海社群在岸里社的领导之下,逐步扩张,在台湾中部建立一个平埔族少有的势力范围。不过,随著汉人的侵垦,他们的生活领域一再受限,道光年间,族人开始成群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各社後来一部分迁移至苗栗鲤鱼潭、卓兰方面,另一部分迁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今只有少数老人懂得母语。
原居住在大安溪至台中盆地北部丰原一带,分为岸里、朴仔离、阿里史、乌牛栏四大社群。其中岸里社因康熙38年(1699年)协助清廷平定吞霄社反乱,获得官府的重用;巴则海社群在岸里社的领导之下,逐步扩张,在台湾中部建立一个平埔族少有的势力范围。不过,随著汉人的侵垦,他们的生活领域一再受限,道光年间,族人开始成群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各社後来一部分迁移至苗栗鲤鱼潭、卓兰方面,另一部分迁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今只有少数老人懂得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