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岁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温州人吃年夜饭叫吃“分岁酒”。温州人亦称“新岁酒”.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 欢快异常。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如有人远在外地,不能回家过年,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如若盼子心切,就在席上外加一酒杯和筷子,以预示明年人丁兴旺,这称“添人增口”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

温州人管吃年夜饭叫吃“分岁酒”。经过近一个月的奔波,年货准备得也差不多了。大年三十晚,一般百姓的餐桌上都会摆上十个大红的高脚碗,以示“十全十美”。柑橘、腊鸡、腊肉、鳗鲞、胶冻、花蚶、红枣、牡蛎、猪肝等冷碟,比平时丰盛多了。中间的“十大碗”有年糕、黄鱼、猪蹄、鸡鸭、黄鱼、香菇笋、爆墨鱼、炒猪肚等,最后是八宝饭、红枣桂圆汤之类的甜品。全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团圆。

随着新春钟声的敲响,鞭炮声响彻夜空,此起彼伏,接连不断,震撼大地,温州人称作“关门炮”,是避邪驱凶用的。人们企盼来年又是一个平平安安幸福年。

辞年,也就是人们除夕吃的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年夜饭”“团年饭”“团圆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晋朝以来就很盛行。

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漆,灯红酒绿,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西晋的《风土志》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寝,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诗人孟浩然就写道:“续明璀,画烛,守岁接长筵。”的佳句。把守岁的乐趣写的活灵活现。

温州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闭,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再打开大门。这叫:闭门生财,开门大吉。这样的习俗有一个传说不知朋友们知道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