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寺

高平金峰寺金峰寺位于高平市西北山东麓,寺坐西面东,依山势而建。寺院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有元、明、清建筑,四进院落,中轴线上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中殿为元代建筑,三间见方,歇山式屋顶,寺内西阁之上,有座弥勒佛金装塑像,每当皓月东升,正好对准佛爷鼓肚,实为奇观。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观,旧时被称为高平八景之一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为高平县三大寺庙之一。寺内院落层叠,楼阁相连,古木参天。大雄宝殿金碧辉煌,佛雕塑像栩栩如生。殿前牌匾、碑碣、书撰皆出自名流之手,艺术价值很高。为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九七年,为开发高平旅游业,市政府确定,以金峰寺为主体,建设西山公园并列为市政府八项建设工程之一。投资几百万元,经过两年的建设,对金峰寺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增建了许多景点。目前,金峰寺面貌焕然一新,室内增设了许多塑像,院内整洁秀丽。现住有僧人20余名,来往游人络绎不绝。
绵阳金峰寺金峰寺位居四川绵阳蟠龙山腰,据记载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原庙以相连的三个大印盒式建筑群组成。寺内布局错落有致,建筑结构别具匠心。琉檐斗拱,雕梁画栋,技艺精淇;楼台水榭亭角翼然。庙外有近百株黄连古树(现仅存10余株)争相掩映。山门下古驿道(南部县的柳驿和盐亭县的富驿相距60华里)由东向西穿场而过;场后面的小河回环蜿蜒东去,潺潺的流水终年不息。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经此地时无不挥毫即兴。著名的古代诗人周启瑶在地的《宿金峰寺》一诗(据南部县文物馆收藏的原稿)中吟道:“石蹬通天径,金峰踞地幽;依山观锦绣,远水正回头。僧指云中树,人登劫后楼;风尘余落日,古寺一淹留。”细腻地描绘出了金峰寺的秀丽景色,唱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如果把金峰寺的前身“白塔寺”、“五里三个场”、“三步两洞桥”、“一庙九洞碑”(每座碑板上有面盆大个圆洞,现仅存有一个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