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石

蜡石又名黄蜡石,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摩氏硬度为6.5~7.5。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黄色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黄色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黄色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蜡石中以黄色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蜡石,方显美石本色。蜡石在我国分布很广,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地热集中地都有分布,据说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蜡石,其中一部分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比较有名的原产地有:
永安(现紫金):据史料记载《南越笔记》,永安(现为紫金)是蜡石古产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蜡石制造的鼻烟壶曾作为贡礼向朝廷进贡。河源蜡石以紫金的蜡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黄蜡石品种多,颜色丰富,形状好,自然天成,无需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