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传
基本信息作者:(美国)罗纳德·斯蒂尔 译者:于滨 陈小平 谈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5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8612331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世界传媒大师系列
市场价:¥68.00
内容简介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他从二十四岁(1913年)参加创办美国自由派刊物《新共和》到八十五岁逝世为止,写作活动延续了六十余年,一生写了总数达一千万字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三十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三十六年(1931—1967),是二十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受到美国政府以及各国首脑和外交机构的高度重视。
李普曼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一生中还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了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国务和外交事件,从老罗斯福一直到约翰逊的美国历届总统都极为重视他的立场观点。
《李普曼传》对李普曼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新闻生涯、著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论述,但它绝不仅仅是李普曼个人的传记,它对一个世纪来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事务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作者简介罗纳德·斯蒂尔,生于伊利诺斯州,早年求学于西北大学和哈佛大学。他先后在得克萨斯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现为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尔在美国政治和外交事务方面颇有论著,并出版了《联盟的终结:美国和欧洲的未来》,《和平的美国》及《帝国主义者和其他英杰》等著作。
媒体推荐这是一个生活乐趣太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现代人的暴行更加肆虐,但是某些邪恶也同样有所减退--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平等的权利已经植下了根基。唯有进步,才使世界变得更加人道与合乎理性。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世界的标尺。
--沃尔特·李普曼
编辑推荐他一生活了85岁,其中持续写作60余年,创作1000余万字。
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
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这是一个生活乐趣太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现代人的暴行更加肆虐,但是某些邪恶也同样有所减退--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平等的权利已经植下了根基。唯有进步,才使世界变得更加人道与合乎理性。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世界的标尺。
--沃尔特·李普曼
约见赫鲁晓夫,他们在头等舱里刚刚坐定,机长就递过米一份苏联大使发来的便笺。克里姆林宫出现危机,赫鲁晓夫正在黑海,他希望能把这次会晤推迟一星期。“这不可能。”李普曼龙飞凤舞地在便笺上批了这句话,他们欧洲之行的计划已定,他要么如期4月10日到达苏联,要么根本不去。第二人早晨,赫鲁晓夫主席传话过来,他将如期接见他们。
与罗斯福共尽早餐,1914午春,李普曼终于到达了目的。精疲力竭的罗斯福结束巴西之行后州到纽约,邀请李普曼和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在哈佛俱乐部共进早餐。……李普曼曾经写过许多天下工运问题的文章,他自愿为罗斯福起草一份关于工运问题的纲领。这时,老罗斯福从餐桌旁边站起来,紧紧握住李普曼的手,对他说,他们现存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了。
与丘吉尔讨论二战进,展温斯顿·丘吉尔想见一见李普曼,也从他在乡间的住所赶了来。……正吉尔弓着背坐在那里,他一只手伴着句子中的停顿挥舞荇威士忌和苏打水,一只手熄去丁害茄烟。他告诉李普曼,即使“枪林弹雨日夜向我们袭来,把死亡和毁灭布满人地”,英旧人也只会增强他们争取胜利的意志。
被戴高乐奉为上宾,1942年8月,当李普曼抵达伦敦时,他已经一脚跨入戴高乐的阵营了。49岁的戴高乐将军……十分清楚李普曼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把这位专栏作家奉为上宾。他对李普曼玄乎其玄地侃侃而谈达一个多小时,大展自己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语言天赋。……这次会见给李普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确信法国找到了一位不负于其高尚品质的代言人。与肯尼迪决定国务卿入选,12月16日,在吃晚饭前不久,李普曼接到肯尼迪总统的电话,问他下午晚些时候可不可以来拜访李普曼。一小时内,一大帮特工人员来到这所房子,四点钟,肯恺迪到了。此时肯尼迪当选总统后还不到一个月,他足来和李普曼询问决定国务卿人选的。
目录“世界传媒大师”丛书 赵凯
中文版序 新版缘起 吴晓波
中文版序 理智与情感 许知远
译者的话
序 赫赫声名开万户
上部(1889-191)
1 独生儿子
2 哈佛生涯
3 民众之友
4 揭发黑暗
5 离经叛道
6 名望声誉
7 自知之明
8 虚伪中立
9 战时总统
10投笔从戎
11 咨询班子
12 军中宣传
13 并非和平
14 人世图景
15 惹人注目
16 顶楼君王
17 大众暴虐
18 号角无声
19 秘密谈判
20 命运之人
21 超然物外
22 《世界》末日
下部(191-1974)
23 新人新政
24 勉强皈依
25 动荡岁月
26 裹足不前
27 大门敞开
28 举步重来
29 虚假和平
20 铁不成钢
31 慌乱蠢举
32 现实政治
33 履薄临深
34 逆流而动
35 战争恐慌
36 上层人物
37 临阵磨枪
38 个人哲学
39 期待革新
40 在新边疆
41 神话故事
42 当令之人
43 反戈一击
44 告别论坛
45 危难时节
年表
……
序言一直到今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种力量中,新闻和舆论依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样的特点在传媒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更加鲜明。而舆论和新闻的力量所仰仗的便是一份份独立思考的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或是今日盛行的互联网。它们虽然并不指挥千军万马,却拥有引导民心所向的强大力量,正如范长江所言:“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这其中,尤以那些大师级的传媒人为甚,他们往往是一个媒体的思想核心,也成为万千人众的偶像。
从上世纪初开始,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为这批传媒人的诞生提供了适合生长的温润土壤。在欧美等国,一批激进的思想者,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或办起了一份份报刊、电台、电视台,或发表洛阳纸贵的报道、评论,将欧美社会引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新闻时代。这群人中有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有创办了《时代》周刊的亨利-卢斯,也有美国著名的新闻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华盛顿邮报》女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等等,他们叱咤风云,不仅仅影响了那个时代,即使今天也回响未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今日中国而言,正在行进的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世界传媒大师的人生道路中寻求我们所需要的养分。因此藉以通过系列丛书的形式,将这些大师们的传奇经历跃然纸上,以飨中国读者。
文摘哈佛生涯
先生们,这位是美国未来的总统!
--约翰·里德介绍李普曼 1908年
当李普曼于1906年秋来到坎布里奇时,他踌躇满志,准备按哈佛绅士的样子开始新的生活。他随身带来好几箱衣服,其中有几件是为了遮掩他胖墩墩的身材而剪裁得十分得体的服装,还有两个网球拍和几十本必不可少的书。他并不害怕哈佛。萨克斯男校毕竟有向哈佛输送人才的传统,这使他能应付可能遇到的任何学术上的挑战。
但李普曼没有准备,也不可能有所准备的,是哈佛社交方面的挑战。他原以为自己可以像在萨克斯男校那样,轻而易举地在哈佛社会的圈子里出人头地。但他绝没想到,哈佛里面哈佛何其多,它们之间又如此很少重叠。这里有运动员的哈佛,有眼睛盯着研究生院的学者的哈佛,有寻欢作乐、后来在华尔街和斯泰特街。销售债券的公子哥儿的哈佛;有来自豪门大户、条件优越的年轻人的哈佛,学校里有他们的社交场所,如鲍斯林俱乐部和A·D·俱乐部,有时他们也象征性地听听课;不属于这一切的局外人则自成一体,这也是哈佛;还有热衷于蔑视权威的反叛者的哈佛。有好几个学期,李普曼都被分配住在韦尔德堂里的一个单身房间里,这是哈佛院内最寒酸的宿舍楼之一。这里既无自来水,也无暖气,屋里只有一个小壁炉可取暖,最近的洗澡堂也在两个街区以外的体育馆内。不过,卡尔·宾格就住在李普曼楼下一层,而且没有多久,李普曼在班上或者是在纪念堂餐厅和兰德尔堂就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他认识了相当多的高年级学生,这是由于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实行了一项革新,让学校各年级的学生都混住在校园里,而不是把一年级新生安置在另外的宿合楼里。
在李普曼进入哈佛之际,传奇式的埃利奥特也即将结束他担任校长40年的生涯。埃利奥特精力过人,具有维多利亚式的正直人品,以及对科学和进步坚定不移的信念。李普曼后来谈到他时说,他“有点像活着的上帝”。埃利奥特1869年到哈佛时,学校里仅有563名学生,但到1909年他卸任时,哈佛的学生已近两千。他挑选出优秀的学者,给他们学术自由,创立了本科生自由选课制度,并把哈佛发展成为拥有一批自治的专科学院的大学。自由选课制度使学校的知识资源向学生开放,这个制度对于有驾驭能力的人来说,就好比是一个空气调节阀。学生们被鼓励按自己的方式奋发图强。埃利奥特对605名和李普曼同期的学生说,哈佛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每个人按自己的所好去思索和行动”。
这种自由使一些学生借机--至少是在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