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栋
张兴栋
男,1938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组织工程技术标准化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大陆(亚太)理事会理事、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生物材料中心研究顾问、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全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国际生物陶瓷学会主席、荷兰莱顿大学博导、四川省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级专家等;获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授予世界杰出生物材料专家终身荣誉称号“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 、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印度生物材料学会终身会员、罗马尼亚生物材料学会名誉会员等10多个荣誉称号。
于国内率先开展生物活性人工骨(牙)及涂层植入体研究,开发出从颅骨到长干骨修复、牙种植体、人工髋关节及软组织增强和药物控释载体等系列化生物活性材料及医用植入体,组织并参与制定四个国家标准,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注册证六项,使我国生物活性人工骨和植入体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从无到有的跨入国际先进水平。
于国际率先发现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具有活性生物物质特有的诱导骨再生的作用,提出通过材料自身因素的控制和优化设计,而不是体外培养活体细胞或外加骨生长因子,可赋予材料诱导新骨形成的生物功能,建立原创性生物材料骨诱导理论雏形;首创国际新一代人工骨—骨诱导人工骨,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注册证及产品出口许可证,临床试用近万例疗效十分良好,开拓了骨修复材料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出“组织诱导生物材料(Tissue Inducing Biomaterials)”,即材料不仅可诱导骨、亦可诱导其他组织形成。研究成果和观点被三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及其他多个国际大会列为研讨专题,国家“十一五”相关规划列为骨修复材料发展重点,开创了生物材料学及产业发展新方向。
生物材料方面先后负责或参与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二十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部、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9项,印度生物材料学会“sharmar”奖及桥口隆吉基金奖各一项、SCI收录论文150余篇,编著(含合作)8部。多次参与制订我国生物材料发展规划,先后主持和参与、组织大型生物材料国际大会多次;特别是2004年在全国材料学界及各级政府支持下,成功赢得2012年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华主办权,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对促进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从事超硬材料人造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及制品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四项,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四川省科技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