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铸客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战国铸客缶

【名称】战国铸客缶

【类别】铜器、青铜器

【年代】战国

【文物原属】战国后期盛酒器。战国楚幽王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楚幽王墓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46.9cm,宽:46cm,口径:18.4cm,重:16.22kg。

缶小口,短颈,大腹,肩部铸有四环,圈足。器口外有刻划铭文9字:

“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

记外方冶铸匠人(铸客)为王后六室作此缶。

【相关资料】

缶是一种盛酒的器物。《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缶流行于战国时期。早期的缶体形接近滚圆,圈足低矮,没有伸起的颈部,小口加盖,盖上有四个可以却置的环钮,腹壁前后有一对穿鼻,左右两侧各有提链一套。春秋末期,缶的形态与早期的基本相同,但代替提链的是兽首耳,出现了伸起的颈部,表现出“壶”形的趋势。战国晚期,多为“壶”形化的圆缶,盖均有钮,腹也都有鼻。穿鼻的有无很重要,要把缶、壶区别开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无穿鼻。缶在地区均有出土,但楚、蔡、曾国墓中出土更为普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