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带鳚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小带鳚科

小带鳚科

Microdesmidae

分类:鲈形目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10种

生态:大多栖息于砂地或泥地之洞穴中,也有栖居在珊瑚礁中者,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或浮游动物为食。

体延长略侧扁,呈鳗型。鳞片为细小的圆鳞,有些鱼种为弱栉鳞;无侧线。下颌较突出。分两亚科:小带鳚亚科(Microdesminae)仅有一枚背鳍,基底甚长,从头部稍後方延伸到尾柄,几乎横越了整个身体,有10-18枚弱棘,28-66条软条;臀鳍有23-61条软条,腹鳍小,具一枚硬棘;尾鳍鳍条长可随游动而摆动,或与背、臀鳍相连。鳍塘鱧亚科(Ptereleotrinae)则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有6枚硬棘,第二背鳍有1枚硬棘,9-37条软条;臀鳍有1枚硬棘,9-36条软条;腹鳍有1硬棘,4或5条软条。

分布于热带海域,少数会进入河口区,甚至淡水域。大多栖息在砂地或泥地穴中,有些会出没于珊瑚礁中,如鳍塘鱧属(Ptereleotris);有些会出现在河口,如副舌鰕虎鱼属(Parioglossus)。肉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或浮游动物为食。本科鱼无食用的经济价值,但由于有些鱼的色泽鲜豔,成为水族界的宠物,尤以丝鳍塘鱧(Nemateleotris magnificus)最受欢迎。全世界计2亚科9属60种,台湾纪录2亚科4属10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