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钦彻林仁波切

尊贵的崔钦彻林仁波切(His Eminence Trizin Tsering Rimpoche)是不丹药善机构以及国际金刚座释迦牟尼佛像基金会的不丹吉美却达法王之下的最高领导者。人们通常称他为仁波切(意思:珍贵),或者长寿上师。仁波切上彻林(Tsering,意思:长寿)下王帝(Wangdi)而众所周知的上崔钦(Trizin,意思:主席)下彻林(Tsering)则于2003年由遵圣的不丹法王指定他为不丹药善机构的主席而赐予的法号。
1955 - 1964 (0-9岁)
长寿上师于公元1955年在不丹贡巴地区的肯达萨出生。五岁时,由于上师智慧过人,他父亲从使他与我佛教法有所接触。当上师九岁时,在尊圣的耶喜桑杰仁波切引导之下,他进入了不丹萌哥寺,正式开始修习佛法。
1964 - 1986 (9-31岁)
长寿上师在五位大师引导下修习佛法 (竹巴噶举,宁玛,竹千,香巴噶举以及噶玛噶举传承):尊圣的耶喜桑杰仁波切(His holiness Je Yishi Sengay,1964):尊圣的第十六世大寳噶玛巴(His Holiness the 16th Karmapa,1969):尊圣的顶果钦哲仁波切(His Holiness Dilgo Khyentse Rinpoche,1974):尊圣的敦珠仁波切(His Holiness Dujum Rinpoche,1975),尊贵的卡卢仁波切(His Eminence Kalu Rinpoche,1982)。
1976 (21岁)
长寿上师成功地完成一年长的文殊势力菩萨修持仪轨,随后亦圆满四个月长的莲花生大士修持仪轨。
1982 (27岁)
长寿上师以他对生死轮回的理解,优秀地通过了佛法哲学大考,于年底十一月尾,他进入三年三月三天久的闭关修行。
1986 (31岁)
即使修行仪轨的名称表示大约三年之久的时间,实际上的期间是三年半。长寿上师亦在尊贵的卡卢仁波切的引导下修习过尼古玛与那洛巴瑜伽六成就法Six Yogas of Naropa and Niguma,因而长寿上师能够教传玛巴噶举,香巴噶举以及宁玛竹千传承the Marpa Kagyu, the Shangpa Kagyud and the Nyingma Dzokchen lineage的教派。
所有供养上师的供品一直都运用于佛法事业里。即使唯一的珍贵宝石只是一个普通的石头,只要我们虔诚地想供养三寳,为了连接众生与菩提道路,上师总是把它们存好,好让时机到后,那些石头即可安放在圣贤建筑内,如寺庙、宝塔、以及佛像建设等。
1988 (33岁)
于印度西孟加高达110呎的法身佛塔的建设
为了利益那些被残杀的众生,尊贵的卡卢仁波切指示长寿上师建设高达110呎的法身佛塔。当佛塔快完成后,尊贵的卡卢仁波切进入涅盘。此建筑期十年的佛塔也就是长寿上师首次建造的宝塔。
1990 (35岁)
释迦牟尼佛八大寳塔
此释迦牟尼佛八大寳塔由长寿上师建于印度北部边境:悉达多莲花宝塔、正觉宝塔、法轮宝塔、奇迹宝塔、和谐宝塔、天道宝塔、加持长寿宝塔、和涅盘宝塔。大约500个较小的寳塔建在该八座寳塔之间。
1990 (35岁)至今
长寿上师一直积极地到世界各地弘扬佛法,除了不丹,还有香港、台湾、泰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上师最终目的是以平等方式宣扬佛法而方便一切有情众生走向菩提道路。
上师毅力推广人们对于佛教任何宗派(小乘、大乘、或金刚乘)的平等看待。若被问道属于哪个宗派,上师只简单地答道:“佛派。”显然,上师想提倡人们对于佛法(任何宗派)之解脱轮回、普度众生的唯一目标往心中深刻铭记。
1995 - 2000 (40-45岁)
法身佛塔经典翻译与宝塔建设
在一位美国教授的协助之下,上师得以完成法身佛塔经典,由古嗒纳卡拉Gubta Nagara语言翻成英语,的翻译工作。翻译好的经典于1998年出版,大约两千本运送至美国俄亥俄州。所有销售收益援建美国俄亥俄州19呎高的法身佛塔对外连接:观赏示图影片(2000年)
代表佛陀的智慧与慈悲,法身佛塔即是方便众生同时福慧双修之体现。
1995 - 2004 (40-49岁)
嘛呢卡布经典翻译
嘛呢卡布经藏(上、下)阐述观世音菩萨深奥教法如预言、教诲及一切功德,至今能以英语版首次问世,有劳不丹王国尊贵的崔钦彻林仁寳哲长寿上师十五来年的精进至艰苦翻译工作下得以完成。
传统文艺提倡计划 — 执行中
始于公元2006年,总共有七位艺术老师提供免费艺术班给约30位学生,每天两小时理论知识加上两小时实践技能(素描,绘画,塑像,雕刻等)直到9年长的时间即可达到高级艺术家的水平。普通水平三年即可。此活动可帮助维护不丹传统文化,培养艺界人才和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经典复翻计划 — 执行中
☸ 整套印刷设备已于公元2003年11月份船运至不丹。
☸ 印经委员会由尊圣的不丹吉美却达法王于公元2004年4月份开创。
☸ 现在正需要着赞助购买纸张、铅版、塑料片、油墨、化学药剂等印刷用耗材的赞助者。
崔钦彻林仁波切助理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国际金刚座佛像基金会和国际传统佛法保护机构(中文名称)Menjong Chothun Tshogpa

(MCT)主席不丹王国崔钦彻林仁波切上师以国际传统佛法保护机构主席的身份和名义任命董斌为高级助理主席。
信仰是一种心灵的家园,在我内心,有一种平衡的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来源于生命本身的圆满的欲望和对佛陀的敬信,在面对复杂的环境保持一个永恒的坚定,这才是对人的信仰的基本的考验。因而那个杠杆本身的一半存在于任何个人的自身,即我本身曾经开悟六祖坛经的哲理时所理解的: 大小二乘, 三世诸佛, 十二部经,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无念即无他念,有自念,而不执著, 无相即无他相,有自相, 而不执著, 无住即无他住,有自住, 而不执著, 无一切住法而常住不疑。人生所敬乐的缘份,有共同的价值和使命皈依时,这个缘分就是一个善缘,不求花盛开但愿花生长,自然花会盛开,善缘就是这样,自然的生长,而不是刻意去作什么。但人世的孽缘和孽障皆因了人要走捷径的缘故,其实生命中最大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我相信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所以我不需要解释很多你就能理解我的所说。佛陀的仁慈发誓,我们应当互相怜爱的去珍惜一切善缘。----居士 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