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眼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眼墙(eye wall)是环绕暴风中心的云,也称“眼墙”。在风眼处,风相对平静一些,但是风眼边缘,却是风暴强度最高的地方,此即为“风眼墙”。风眼墙在风眼周围的区域,包围着风眼呈圆桶状,为飓风“风眼”四周的环状云区域,这里的风最快最强,内部对流非常强烈,亦是热带气旋风力最强的地方。

有研究称“风眼墙”会出现新老交替现象,此为影响飓风强度的关键因素。老“风眼墙”外部的云会结合形成新“风眼墙”,老“风眼墙”消退时,飓风强度骤减,新“风眼墙”形成后,强度又会加强。研究人员说,在这种新老交替机制作用下,飓风强度会瞬间增强或减弱。

有研究人员表示,了解“风眼墙”的变化对预测飓风强度十分关键。2005年“丽塔”和“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时,美国科研人员让无人飞行器飞入两个飓风的中心区域,采集了大量雷达观测数据。

在香港天气资讯中心一篇报道中称,过去数十年中,美国曾多次将碘化银散布在风眼墙内,尝试藉此削弱热带气旋的威力,原理是使眼墙内的过冷水滴凝固为冰晶,释放潜热而使附近空气上升,气压降低,与中心的气压差减低,使气压梯度缓和,故此降低了热带气旋的强度。虽然这个意念不错,可是气旋中的浮力及上升气流都比位于中纬度的对流胞小,过冷水滴的供应实在太少,故不能断定碘化银是否确实能降低热带气旋的强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