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壤
沈元壤
1935年出生于上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激光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台湾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Bleombergen教授攻读博士,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64年开始至今,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凝聚态实验物理教授。1967年起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沈元壤先生在国际物理学界有很高的声望,并从1972年首次回国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学的发展和走向世界。他是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沈元壤教授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展现代激光光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之中。目前他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集中在液体表面和界面、液晶和固体的表面、界面的研究。
他的研究小组于1980年代初首先发展出了非线性光学光谱的界面研究方法和理论,开创了界面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研究包括液体表面结构、异相界面性质、表面反应的原体探测、超快表面动力学、表面分子的取向和构象等。目前他的研究组的研究题目有液晶非线型光学研究、表面非线型研究、光学光谱研究、超快现象研究和原子力显微术和近场光学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