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与曾国藩的智慧

作者:孙岩
ISBN:10位[7504723738] 13位[9787504723734]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定价:¥49.80 元
内容提要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把握命运:立志做第一流的人、广结人缘:借力而发,生意越做越大、名誉价值:情意带来更多利益等内容。
编辑推荐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潘。胡雪岩,清末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第一大富商,他虽未熟读诗书,却能既富又贵,名满天下,被后人封为“红顶商圣”,“商贾奇才”;曾国潘,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被称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本书深刻剖析了胡雪岩出手必胜的商战奇谋,曾国潘招招成功的超常智慧。
目录胡雪岩的智慧
第一章 把握命运:立志做第一流的人(3)
1.坚忍励志,终成大器(3)
2.欲擒故纵,长袖善舞(5)
3.巧借东风,无本生利(7)
4.雄心壮志,成就大事(9)
5.谋划周密,敢于冒险(12)
6.逆境迎刃,沉着而上(14)
7.处处留心,处处商机(16)
8.卓尔不群,乱世称雄(18)
9.助人利己,业上青云(20)
10.摸透人心,投其所好(22)
11.巧思经营,依附能臣(24)
12.借官升势,猛虎添翼(26)
13.大厦将倾,其言至真(29)
第二章 广结人缘:借力而发,生意越做越大(32)
1.篱笆三桩,好汉三帮(32)
2.广交朋友,招天下财(34)
3.用人察人,量才成事(36)
4.利益为先,莫树仇敌(39)
5.广结善缘,如鱼得水(42)
6.识别小人,慎重交往(44)
7.互惠互利,切莫拆台(47)
8.能用人者,无敌天下(50)
9.考察人才,谋略独到(52)
10.不计人短,人尽其用(53)
11.栽培良才,远见卓识(56)
12.曲线收才,攻心为上(57)
13.量材施用,不拘一格(60)
第三章 名誉价值:情义带来更多利益(63)
1.交友之道,情义为重(63)
2.言行一致,以信立人(65)
3.维护信用,讲究诚信(66)
4.恩威并施,降人有术(68)
5.事无巨细,仁义当头(71)
6.信用事大,绝不轻侮(74)
7.笃诚守信,顺逆如一(76)
8.十年兑诺,言出如山(78)
9.行仁举义,善名远扬(80)
10.仁义为根,人我双赢(83)
11.善于忍让,大局为重(86)
第四章 灵活经营:掌握从商谋略之道(90)
1.借鸡生蛋,以钱生钱(90)
2.审时度势.应时而变(93)
3.酒香巷深,广告助阵(95)
4.静观时变,囤积居奇(98)
5.把准时局,维持市面(100)
6.顾客至上,服务优质(102)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04)
8.强龙联手,合作制胜(107)
9.香饵诱鱼,鱼自上钩(109)
10.大做场面,展示实力(111)
11.以名搏利,一石二鸟(114)
12.场面收放,慎之又慎(116)
13.借势经营,帮人任势(119)
14.驾驭时势,助人助己(121)
15.诚一专注,致富有经(122)
16.移花接木,善用资金(124)
第五章 眼光精明:独到精准,有胆有识(127)
1.处处留心,眼光长远(127)
2.觅己之长,果敢投资(129)
3.统筹全局,进退从容(132)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134)
5.把握时局,未雨绸缪(137)
6.顺势而行,更易成事(139)
7.随机应变,应时而动(141)
8.不失时机,险中求胜(143)
9.多行好事,力争前程(145)
10.行走四方,不避风尘(147)
11.多元相济,其利倍生(149)
12.施惠于众,所费有得(151)
13.自奉俭约,嗜欲能忍(153)
14.逆势经营,长远打算(155)
15.无为而治,不争得利(157)
16.合纵连横,联合共荣(159)
17.精识时务,审时度势(162)
18.风骨义气,长留青史(164)
曾国藩的智慧
第一章 立身之本:修炼自身,进德修业(167)
1.淡泊人生,律己以严(169)
2.慎独处世,以求务实(172)
3.常思己过,不断改之(175)
4.立人之前,先立志向(178)
5.持之以恒,奋发进取(181)
6.为官不贪,清白做人(184)
7.人需四忌,方能立足(187)
8.为人处世,刚中有柔(189)
9.激流勇退,明哲保身(192)
10.人以机巧,我以诚愚(196)
11.谦谨虚心,力除傲气(199)
12.会师结友,待以诚恕(202)
第二章 善用人才:知人善任,发挥才能(206)
1.求贤若渴,惜才如金(206)
2.培养人才,言传身教(209)
3.分才任用,各显其能(213)
4.求材纳贤,不拘一格(216)
5.主动吃亏,慎加防备(219)
6.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22)
7.量才用人,知人善任(225)
8.选才严格,培养有方(229)
9.识人以明,用人以诚(232)
10.善用偏才,扬长避短(234)
11.慧眼识才,眼光独到(237)
12.言语观人,识其特征(240)
13.情态识人,判断才能(244)
第三章 善于处事:精妙的处世之道(249)
1.胸有成竹,方可行事(249)
2.克己之学,反省自新(251)
3.自强自立,奋发进取(255)
4.勤俭持家,兴旺长久(258)
5.以和为贵,福气自生(261)
6.家兴于才,读书上进(263)
7.恪守孝道,家庭和睦(266)
8.善待他人,不可骄横(268)
9.赤诚忠心,器成远大(271)
10.处事谨慎,巧用智慧(275)
第四章 官场智慧:为官之道,以求长久(279)
1.以身作则,居官严明(279)
2.能进能退,留有余地(282)
3.勇于自律,谦虚谨慎(285)
4.举贤任能,不拘一格(287)
5.国家主权,据理力争(289)
6.明哲保身,功成身退(292)
7.礼法结合,以法为主(295)
8.洋务之识,挽救国难(298)
9.隐忍自胜,徐图自强(301)
10.立志有恒,勇于进取(304)
11.处世圆融,能进能退(307)
12.权高位重,如履薄冰(3lO)
13.治国之策,以民为本(313)
14.委婉抗君,磨练心智(316)
15.待人平和,立身之本(319)
16.内圣外王,儒家仁人(322)
附录一胡雪岩的商道传奇(326)
附录二曾国藩的升迁轨迹(334)
书摘胡雪岩第一桩丝生意,最初的打算是销杭州,后听郁四说到销洋庄才可赚得更大,于是迅速改变主意,将丝销往上海洋庄。在筹划投资典当业、药店的同时,胡雪岩还想到另一项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大事业:他准备借用漕帮的人力、漕帮在水路上的势力以及他们现有的船只,承揽公私货运,同时以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为基础,大规模贩卖粮食。
胡雪岩要为自己打开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片前景广阔的天地.
投资大规模贩运粮食,本身也是一桩有大利可图的事业。这桩生意有利可图,是因为此时已经具备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与时局有关。其一,时下太平军沿长江一线大举进攻东南,战乱之中,大片田地撂荒,粮食出产极少,正是乱世米珠薪宣之时,贩运粮食必有利可图。其二,兵荒马乱,战争迫近,或稻熟无人收割,或收起来了又因交通不便无法运出来,白白糟蹋,而漕帮既有人手又有水路势力,此时组织起来贩运粮食,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弄好了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门生意”。其三,官军与太平军必有一战。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交战双方都是大事。双方在同一块地面上拉锯,如果抢运粮食,不让太平军得到,进出之间关系极大。如果自己运到了一批粮食,官军定会购买,否则,被太平军购买以后不仅助长了太平军的威力,对自己这一方还是个损失。兵荒战乱年代谁能保证买粮有那么容易昵?这样,官军一定会支持粮食贩运的,有此支持,其生意不就可以顺得多吗?
有如此三个条件,这桩生意可不就是必然有利可图吗?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一般商人更多地想到的是后退和收缩,以求保全现有钱财,少惹祸端。而胡雪岩却始终想到的是发展,并且总能在乱世夹缝中为自己开出一条条的财路。凭着一双锐利精明的眼睛,不断为自己找到投资方向,并且具有敢花大本钱的气魄,的确让人钦佩。
胡雪岩曾经有过一段大气的宣示:“我有了钱,不是拿去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生意人最应该考虑的就是怎么把钱用出去,这就需要眼光。其实,这种眼光就是投资的学问,如今,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投资方向的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公司或其他责任机构。这种用钱生钱的学问发展到今天,靠的无非是速度和其他各种辅助设备使之变得更加完善而已。无论怎么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靠人的脑袋,人的眼光来成事。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