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祯
李有祯,又名李清惠、李福明,1923年出生于宁夏城(今银川市),祖籍甘肃省兰州市。
1937年8月,新安旅行团由北平经绥远来宁夏,沿途在宁夏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激发了宁夏各地学校的抗日积极性。新安旅行团离开宁夏后,在“宁夏省立实验小学”,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组织成立了“西北少年抗日战地服务团”(以下简称“少战团”)。李有祯当时在实验小学读书,他学习用功,为人诚实、有主见,富有革命思想和热情。他是最早加入“少战团”的学生之一,并担任工作推进股股长。
自“少战团”活动由秘密状态转入公开后,李有祯已从实验小学毕业考入宁夏中学,他继续关心和参与实验小学“少战团”的活动。1938年7月,“少战团”到达平罗、黄渠桥等地宣传,李有祯是宣传小队长。当时的《宁夏民国日报》曾作过如下报道:“省垣暑期宣传队,实小宣传队由小队长李有祯率领到市讲演。讲题大意为:日本欺负我们已忍无可忍,……为着我们的国家民族,前方的将士已牺牲了许多,我们后方应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责任。当时听众围满街头,颇为感动”。1938年10月的一天,国民党宁夏军警联合督察处到实验小学抓捕共产党员杨文海,杨文海临走前将一部分材料交给李有祯转移。李有祯把材料带回家隐藏起来,但对学校情况又不放心,晚上,他从学校后门进来,被便衣警察挡住,他们逼问道:“你来干什么?”李有祯机敏地说:“我是这个学校半工半读的学生,别人不在,让我和伙夫老刘照看一下。”便衣警察再三盘问,他总是重复那几句话,敌人一无所获。
由于李有祯思想进步,在“少战团”工作积极,1938年冬,由杨文海和担任实验小学教师的地下党员薛云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敌人逮捕杨文海未遂,便对同杨文海有来往的人进行传讯审问,使全城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少战团”由于得不到党组织的指示而停止活动。1939年,李有祯追随薛云亭到达延安,改名李清惠,被分配到边区中学就读。1940年初,李有祯被派到边区保安处办的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三边保安处工作。李有祯到定边后,和其他同志以开骡马店、杂货店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1年,李有祯担负重要的交通任务,经常肩挑货担,以小商贩身份,从安边到靖边进行联络、传递情报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受到党组织的高度评价。
1943年,李有祯被派回宁夏做地下工作,组织上给他改名李福明。他以在家开磨坊作掩护,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经常挑着货担到贺兰丰登、旧满城等地搜集敌人情报。1947年3月,由于叛徒告密,李有祯遭敌逮捕。在关押期间,敌人对李有祯进行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守口如瓶,表现十分坚强,敌人从他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1947年9月16日,塞上古城银川阴风怒号,杀气腾腾。国民党将李有祯和另一位地下党员李志勤押赴银川东教场杀害。在刑场上,李有祯毫无畏惧之色,视死如归,时年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