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营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营乡
张营地图

张营乡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西五公里处,泉河南岸的张营乡政府建在张营集上,东临县城关镇,西接本县白庙及河南省刘福镇,南与田桥一河之隔(流鞍河),北与河南省大刑庄镇隔岸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8′至115°27′,北纬30°50′至33°08′平均海拔42米。

张营乡历史不算悠久,始建于1975年特大洪涝灾害后。关于张营乡前身是周桥人民公社,1962年4月根据县委指示,周桥人民公社成立隶属城郊区,地点设在张营乡集南一公里处,1959年10月临桐砂浆路修成,此路正从张营村中间穿过,有了这条路县城和张营联系更加方便,县里来公社检查指导工作等要从张营再步行南走1公里,很不方便。再者,合作社的成立,根据实际情况应建在公路旁,县委指标合作社就在张营集扎下了铺,后来又建起了周桥粮站,周桥食品站,周桥信用社等。这些单位均在张营集的临鲖路两侧,故1975年张营就自然成了集,公社办公地由于上述单位的设立,随之也搬迁到张营集临鲖路的南侧。直到1979年2月周桥公社撤掉,成立城郊区,张营改为张营乡政府和韩楼乡两个政府机构。现在张营乡总人口57809,总面积约26平方千米,全乡共有住户13214。人口密度为2223人∕平方千米,其中非农业人口1760人,无少数民族,总耕地为41724亩,辖26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

张营乡紧邻县城,泉河、流鞍河千百年来滋润着张营这块土地,临鲖河、临鲖路横贯,其中北接河南省,地理环境的优越,加之交通的四通八达,是张营有了的天独厚有利于发展的自然条件。张营每两天一集逢双大会有3月15,临鲖路两侧店铺林立。集镇建设已上规模,乡驻地面积约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千人,开展建设了东西街道约1公里,南北街道约0.8公里。集市逢双,贸易市场繁荣。邮电、电力、学校、医院、卫生防疫、水利、信用社、粮站、商店等公益设施完备。

张营名人临泉县张营乡八里庄村的韩国平经过近20年潜心钻研,在一个农家小院内成功将56种果子嫁接到了一棵树上。今年50多岁的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硬凭着自己那股钻劲,妙手嫁接出这棵“神奇之树”。

说到韩国平研究果树嫁接,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有一次他尝试嫁接果树,先是在一棵树上嫁接两种不同的果子,结果嫁接成功了。第二年,他又在这棵树上嫁接了两种果子,结果又成功了。从来没有想到一棵果树上能嫁接这么多果子的韩国平感觉很意外,也非常兴奋。韩国平的一个朋友说,一棵树上能长四种果子,这棵树就叫“四季来财”吧。又过了一年,韩国平又在这棵树上成功嫁接了8种果子,他的朋友又开玩笑地说,这棵树应该叫“八仙过海”。

韩国平说,果树的几次嫁接都顺利成功,这让他突发奇想:一棵果树上究竟能嫁接多少种果子呢?此后,韩国平就像着魔一样一头扎进了果树嫁接的钻研中,最终成功嫁接出一棵可以长出56种果子的果树。

果树嫁接成功了,韩国平决定申请专利。昨天,韩国平向大家出示了一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记者看到,这份《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6月27日发出的,专利申请人是韩国平,申请的发明是“一种植物的嫁接方法”,《通知书》中详细列出了56种果子的名称、成熟时间和个体重量等资料。

目前,韩国平将这棵心爱的果树移植到一个农家庄园里,并与业主签订了协议。为了让这棵树健康成长,他每天都要去护理。韩国平说,虽然每天照看果树比较辛苦,但可以帮助他获得更多的经验,或许可以帮助他今后在一棵果树上嫁接近百种果子。

“韩国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别爱学习和钻研。”临泉县科协主席王朝良告诉记者,能研究出这样的成果,真是不容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